《随园诗话》通注(3)

2024-04-13  本文已影响0人  真老实人_425a

【原书卷一·三】

前明门户之习,不止朝廷也,于诗亦然。当其盛时,高、杨、张、徐,各自成家,毫无门户。一传而为七子;再传而为钟、谭,为公安;又再传而为虞山:率皆攻排诋呵,自树一帜,殊可笑也。凡人各有得力处,各有乖谬处;总要平心静气,存其是而去其非。试思七子、钟、谭,若无当日之盛名,则虞山选《列朝诗》时,方将搜索于荒村寂寞之乡,得半句片言以传其人矣。敌必当王,射先中马:皆好名者之累也!

 前明,指明朝。明朝(1368—1644)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皇明,史称明朝、明代,清朝时称之为前明。明代疆域囊括汉地,明初东北抵日本海、外兴安岭,后缩为辽河流域;北达阴山,后撤至明长城;西至新疆哈密,后退守嘉峪关;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并在青藏地区设有羁縻卫所,还曾收复安南。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5万,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实际逾亿,也有学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两亿。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朝康熙皇帝对明太祖评价为“治隆唐宋”,《明史》评价明成祖为“远迈汉唐”。

高,指高启。高启(1336—1373),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元末曾隐居吴淞江畔的青丘,因自号青丘子。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洪武三年(1370)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返青丘授徒自给。洪武七年(1374),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旧宫殿(亦是张建宫前的苏州府衙)的基础上重修府衙,被人诬告有反心,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诬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但其诗从汉魏直摹到宋,又死于盛年,惜未能熔铸创出独立风格。有诗集《高太史大全集》,文集《凫藻集》,词集《扣舷集》。

杨,指杨基。杨基(1326—1378),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著有《眉庵集》12卷,补遗 1卷。按古体、歌行、律诗、绝句、长短句及词曲分卷排列。明成化重刻时,江朝宗为之作序。

张,指张羽。张羽(1333—1385),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洪武初年入京,不得朱元璋喜好,洪武四年(1371)又至京师,因应对不称旨,放还。再征,授太常司丞。朱元璋曾亲述滁阳王事实,命张羽撰写庙碑。十八年(1385)坐事流放岭南,未半道召还,投龙江而死,一说是被人绑起扔进长江淹死。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离俗入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著有《静居集》。

徐,指徐贲。徐贲(1335—1380),字幼文,南直隶毗陵(今江苏常州市)人。后迁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自号北郭生。吴中四杰之一。张士诚抗元,招为僚属。张士诚死后,俆贲与张羽避居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洪武七年(1374),被荐入朝。九年(1376)春,奉使晋、冀,授给事中。历任御史、刑部主事、广西参议,官至河南左布政使。十一年(1378),大军征讨洮岷,以军队过境,犒劳失时,下狱。十三年(1380),以“犒师不周”处死。徐贲能诗,工书,擅画。著有《北郭集》6卷。存世画迹有《蜀山图》等,《秋林草亭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

七子,原指七位代表性人物。此处指明七子。明七子有“前七子”与“后七子”之分,前七子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等七位有名的文人。后七子指明嘉靖年间的李攀龙﹑王世贞﹑谢棒﹑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等七位有名的文人,也称嘉靖七子。前七子强调文章学习秦汉,古诗推崇汉魏,近体宗法盛唐,反对充斥文坛的台阁体、八股文、理气诗,主张廓清萎靡不振、陈陈相因的诗风。在当时有进步意义。后七子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同样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汉魏、盛唐为楷模,“谓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无一语作汉以后,亦无一字不出汉以前”,较前七子更绝对。在这一方面,作为后七子复古理论集大成者的王世贞显得更为突出。他提出:“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艺苑卮言》一)进一步结合才思来谈格调。他还主张诗与文的创作都要重视“法”的准则,而“法”落实到具体作品的辞采、句法、结构上都有具体的讲究。后七子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浩大,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

钟,指钟惺。钟惺(1574—1625),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后人将他的诗文辑为《隐秀轩集》。

谭,指谭元春。谭元春(1586—1637),字友夏,号鹄湾,别号蓑翁。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天启间乡试第一,与钟惺同为“竟陵派”创始人,论文重视性灵,反对摹古,提倡幽深孤峭的风格,所作亦流于僻奥冷涩,有《谭友夏合集》。

公安,指公安派。公安派是明神宗万历(1573—1620)年间以袁宏道及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三人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因三人是湖北公安人而得名。这一派作者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等。他们所持的文学主张与前后七子拟古主义针锋相对,他们提出“世道既变,文亦因之”的文学发展观,又提出“性灵说”,要求作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能直抒胸臆,不事雕琢。他们的散文以清新活泼之笔,开拓了我国小品文的新领域。在晚明的诗歌、散文领域,以“公安派”的声势最为浩大。

虞山,指虞山诗派。明末清初以常熟虞山命名的东南诗坛重要流派。以钱谦益为首,包括其门生冯舒、冯班、瞿式耜,族孙钱曾、钱陆灿及吴历等。虞山诗派最大的特点是学古而不拟古,积极主张诗歌革新并能取诸家之长而自成风格,对东南诗坛的繁荣作出了一定贡献。

虞山,又指钱谦益。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第三名进士。崇祯初官礼部侍郎,弘光时为礼部尚书。顺治三年(1646)正月,清廷任其为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六月,钱谦益称疾乞归,返回南京,携柳如是返常熟。五年(1648)四月,钱谦益因黄毓祺案被株连,囚南京狱。经柳如是全力奔走营救,得以免祸。出狱后,被管制在苏州,寄寓拙政园。六年(1649),从苏州返回常熟,表面上息影居家,暗中与西南和东南海上反清复明势力联络,其反清活动一直持续到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张煌言北伐。钱谦益诗文在当时极负盛名,东南一带奉为“文宗”。康熙三年(1664),钱谦益八十三岁高龄去世,葬于虞山南麓。乾隆四十一年(1776),乾隆帝亲诏钱谦益列传《贰臣传》乙编,以示与洪承畴等人之别。四十四年(1779),钱氏著述被列为“悖妄着书人诗文”,其已载入县志者均被删削。著有《牧斋诗抄》《有学集》《初学集》《投笔集》,清代版被禁毁。另有《楞严经蒙抄》《金刚心经注疏》等10余种。

攻排诋呵,音gōng pái dǐ hē,意思是攻击、排斥、诋毁、呵责。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刘季绪才不逮于作者,而好诋呵文章。”《宋史·儒林传四·吕祖谦》:“内则惧为陛下所遣而益思壅蔽,外则惧为公议所疾而益肆诋排。”明·归有光《<项思尧文集>序》:“未始为古人之学,而苟得一二妄庸人为之巨子,争附和之,以诋排前人。”

列朝诗,实为《列朝诗集》。明诗选本。清初钱谦益编选。《列朝诗集》编定于明清之际,选录明代278年间的诗作,共81卷,入选诗人1600余家。全书总分为甲、乙、丙、丁4集,另外,帝王的诗置于卷首为“乾集”,僧道、妇女、宗室和域外诗列于卷末为“闰集”,元末明初的诗则编在干集后为“甲集前编”。《列朝诗集》是仿金代元好问《中州集》而纂集的,旨在以诗存史,保存一代文献,所以其编辑体例遵循元好问的做法,以诗系人,以人系传。所选作品一般都属作者的代表作,间亦有借诗以存其人的情况。每个作者的小传,介绍姓氏爵里生平,品评其作品得失,资料比较丰富,有些记述在今天已是罕见的史料,弥足珍贵。《列朝诗集》于康熙初年由钱氏绛云楼付梓,不久即遭禁毁,流传极少。至宣统庚戌(1910)始据原版重新雕印。

方将,音fāng jiāng,指将要;将来。语出《诗·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