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磁场女性的“一见钟情” ——中国传媒大学“社会转型与传媒使
2014年3月21日下午,贺老师受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鲁景超的邀请,为播音主持学院的学生做了一场题为“社会转型与传媒使命”的讲座。讲座中,贺老师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一线实践和一个传媒人兼教育人的亲身体悟,为与会者传递了一份正能量,鼓励他们在社会转型阶段,传媒人更要有职业坚守和独立人格。而更值得一书的是,贺老师和鲁老师这两位磁场女性惺惺相惜的背后故事。我将之称为“一见钟情”。事实上在这次座谈前,她们见面交谈的次数屈指可数:一次是鲁老师家中变故,贺老师陪同友人前去看望,仅有几句交谈;再一次是在“两会”会场,因环境限制,也只是打了招呼。因此,我相信,“一见钟情”更多源于磁性相吸。
俗语说,异性相吸,但谁说同性间不可以呢?
且有时只需一个瞬间。
虽然,那无关风月,但却更有余味,代表着精神上的高度认同与恣意无间的信任。鲁老师和贺老师便是这样的“一见钟情”。
她们,一个雍容,一个干练;一个祥和,一个果敢;一个安宁,一个敏锐。但又都一样,贴着“传媒人”和“教育人”的双标签;都一样,即使负重,依然在坚守中隽永平和;都一样,至情至善,纯粹明净,心无旁骛,所以磁性相投。
“我对她一见钟情。”鲁老师这么定义贺老师。仅仅两个照面,几句话的交谈,这话她却说的笃定,并随即让学生给贺老师发去了邀约讲课的短信,且任由她发挥,这么放任的笃定里面是无声的信任,源于认同。而贺老师用一场思想盛宴回馈了这份认同。她回顾,这一路走来负重中的挣扎与无奈,她警醒,社会转型环境下传媒人的被动与失语,但即使如此,她依然坚定,告诫这些年轻的学生们,不管环境如何恶劣,都要坚守独立品格,坚持专业判断,并且传递美好。鲁老师用频频点头和泛光的眼神表达了她的赞同,对于贺老师的邀约,更是积极表示“如果你们需要我去讲课,我愿意推掉其他的,优先你们。”
“她那么美,谁都会爱上她。”这是贺老师对鲁老师的评价。初次见她,因为经历变故,她的状态其实是有些恹恹的,但那种美,雍容、祥和而安宁的美依然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那是女性之美。所以之后再见,虽没有机会深谈,并不妨碍她接下这份邀约。这同样源于认同。更近距离走近她,更笃定了她的美不止是女性美,也是母性美,对于学生和教育事业她投注了全部热情,这点她们又是何其相似?因为热爱,所以专注坚守!
某一个时间,某一个空间,遇见一个人,彼此磁场相投,即使中间隔着人海,依然会被无声牵引,走到对方身边,这或许无关风月,但却必定是一场知音的相逢,精神上的共鸣。而这两个磁性相投的女性不正是被这么牵引着相遇相对、相视而笑,而后“一见钟情”的吗?何其美哉?(写于2014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