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做作业,请不要再对孩子吼叫

2018-10-20  本文已影响86人  吾心自足

    开学一个多月了,家长的交流群里一片哀嚎,作为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家长,这每天鸡飞狗跳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我们小学生家长最沉重的负担是什么?

    前几天看到一条新闻,说的是一个五年级孩子的家长因为陪孩子写作业居然累到住院,还做了心脏的支架手术!真是既让人觉得好笑又笑不出来,今后是继续辅导还是要命这是个问题。还有的被三年级的老大气得回奶,嗷嗷待哺的老二最近都吃不上饭。说得比较夸张和狗血,这也证明了一个问题,小学低年级家长的陪伴负担最大,作业是重灾区。

作业的重担

在小学阶段,哪类孩子家长陪写作业最辛苦呢?

✎孩子不清楚学校要求。

“作业是啥?没记住。” “今天还有作文,老师没说啊?” “我也不知道这个作业要用这个本子啊。”

✎孩子课堂不专心。

“你们家孩子上课总溜号,不知道想什么,一问三不知,你来学校一趟吧。” “老师我去了也木有用啊,要是可以我真想替他上课。”

✎孩子做事拖拉磨蹭。

“两个小时写三行,你磨什么呢?”“一写作业屎尿屁全来了,光削铅笔就半小时,我快疯了。”

✎孩子书写质量非常差。

“这是你们家孩子写的还是虫子爬的?”

如果孩子被划入俗称的“差生”行列,以上问题至少占了二三条。现在对小学生的要求非常细致:上课认真听讲、讨论积极发言、作业登记清楚、放学先写作业、写作业精力集中不乱闹、按老师要求完成任务,读好、写清、书写工整、错题订正、做完作业要检查、每天睡前整理书包、考前复习错题。这些小学生本该掌握的基本功,为什么很多孩子做起来那么难?

一位多年从事小学教育的老师曾给我说过一句肺腑之言:“孩子间的差别,归根结底是家长教育习惯和思维意识的差别。”

习惯、意识与命运

    小学时期的学习差别,不来自于智力差别。来自什么呢?孩子养成的习惯。但是现在,家长最大的教育误区就是:把孩子学习成绩和行为习惯割裂开了。

为什么孩子到小学后差距骤然变大?

* 例一焦虑重重的小学生家长。她们反复问,晚上下班后,我什么手机信息都不回,全用来陪孩子写作业,为什么孩子学习表现就是提不上来。

* 例二轻松乐观的幼儿园家长,我的孩子这么小,不想现在给她立太多规矩。

根据个人的家庭教育经验:在幼儿园时期轻松乐观的家长,后来多半都会变成了焦虑重重的小学生家长。

为什么呢?

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启蒙开始得太晚。

说“不想给孩子立太多规矩”,是对“规矩”的误解。一个孩子能在小学和初中顺利甚至出色的完成学业,靠得就是规矩立地早、立地好、行为习惯规范得早。

什么是启蒙的黄金期,“早”就是启蒙的黄金期。

习惯的启蒙教育

孩子小时候,要立什么规矩,怎么立?

是什么在影响孩子今天的表现?是过往的行为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做好了,孩子做功课你一点不用吼。

学前与小学教育主要抓住“三个习惯”:

* 学习习惯;

* 生活习惯;

* 思维习惯;

    限于篇幅,生活与思维习惯以后有时间再择文另述,今天主要谈学习习惯。俗语说“三岁看老,七岁看大”,幼儿园到小学,是人生重要的成长阶段,最关键的训练场。学习习惯一定要在这个时期进行分步骤有计划地刻意培养,着重培养四个学习习惯:

✎注意力集中的习惯。

    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易受干扰、分散,专注的目标经常转移。心理实验证明:3岁幼儿注意力可维持3~5分钟,4岁孩子10分钟,5~6岁儿童也只有15分钟。这一方面说明儿童的注意力集中本身就不容易,另一方面也说明孩子注意力的形成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而形成的。家长应当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为他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从幼儿园起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注意力品质与能力。

    首先创造安静的家庭学习气氛,要让孩子专心学习,家长不要过度关心地唠叨,问这问那,更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房间接待客人,干扰孩子,使他无法集中注意力。有条件的最好给孩子设置一个独立的学习空间,创造安静和简朴的物质环境。其次,要让孩子专心学习,家长要以身作则专心如一,在这个空间里请不要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如看手机、议论琐事、东摸西弄等,可以安安静静地看书陪伴孩子,做一个专心、坚持和耐心的榜样。一但发现孩子有专心的表现,应加以鼓励和称赞。最后,家长可以通过在一段时间内,专心做一件事,如年龄小时讲故事、玩游戏,长大一些绘画、演奏乐器、练习书法等形式来培养孩子的自律。不要一会儿叫做这事,一会儿又叫做那事。训练最好有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以便形成一种心理活动的定向。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

注意是心灵的天窗

  ✎  首先完成作业。

    玩是孩子的天性,应该注意的是从小就要教育引导孩子,玩是玩的样,学是学的样,只有专心的学,才能痛快的玩,节约时间归自己支配是极好的激励方法。记得女儿小时候,幼儿园老师开始布置简单的数学作业,我有意识尝试了一下,规定10分钟,看最快能做多少口算题,因为幼儿园作业本来就不多,当她很快完成时,自己大吃一惊,我这么快就能写完啊~。然后及时给予她赞赏和支配余下时间的自由,让她真切找到“快”时间的体验,尝到首先“快”完成作业的甜头。切忌让孩子养成了边玩边学的习惯,让玩与学各得其所,形成时空间的严格界限。

    每个孩子的磨蹭、拖拉、动作慢背后的原因是千差万别的,一定要注意观察自家孩子的问题症结所在。比如上课不专心听讲或者注意力集中有问题、对所学知识不理解无从下手、书写能力不够写得慢、容易被干扰边做边玩摸拿物品、逃避父母的另外加码等等。家长要通过观察、分析、研究,找出导致自己孩子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原因,再制定针对性地方法进行纠正练习。原因不同,方法和训练亦不相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做到孔夫子说的因才施教。

自觉独立完成作业

✎ 预习与复习。

    预习是上课听讲的前奏,它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就像是旅行前制定旅游攻略。帮助孩子把预习当成一次共同探索,和她一起看读画写,思考为什么,记下存在的问题。想想怎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深度思考的思维习惯。其实预习并不是要孩子完全自学,记住预习的本质是提前思考就可以了。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没有复习的学习必然是低效的。记得我的小学老师告诉过我,复习就像放电影一样,每天将学到的知识点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浮现一篇。实际上这就是短期记忆的提取过程,培养孩子在一节课、一天、一周的时间节点上主动有趣的放电影也就是一种复习。

预习与复习的好习惯

✎ 审题与检视。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孩子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要提高作业正确率,必须刻意培养孩子认真审题,看(听)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例如:孩子年纪还小,有些题目不认识不理解,我一般会设定时间将题目读一篇,引导她审读题目,不明白的再举手提问。这样在考试的时候,老师读题而自己听不明白就会害羞不敢提问。

    最后就是学会检查,要让孩子明白自己要对成绩负责,做作业时首先要自己检查,不要把检查的事当做家长的责任。如果不愿意自己检查,那就要自己承担不检查的后果。在家里做作业时要指导孩子学会边做边检查,养成一步一“回头”的习惯,争取一次做对,防止无效劳动。对于反复做错和考试做错的题目家长要引导孩子留下错题集,想想自己当时是怎么思考的,哪里出了问题,如何解决,做到错误不贰过。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言传身教,孟母三迁都是为古语中对教育的总结。长时间高质量的陪伴,是这个系统工程的根基。所有的吼叫其根源都是我们身体力行以及营造环境失误所导致的。不要过度关注小学生的成绩,但必须关心成绩后面的严重习惯问题。

陪伴、以身作则以及环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