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一生人
我们都会长大,故乡仍是故乡。
——题记
“你是哪里人?”
“深圳人。”
“老家在哪里?”
“深圳。”
“怎么会呢?那不是一座移民新城吗?”
……
每每谈及故乡,这样的片段总是会被如期上演。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鹏城。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这座城市会被标榜以“移民”标签。的确,这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一座经常被与“经济化”、“现代化”、“快节奏”等代名词相关联在一起的城市,它以腾飞式的发展赢取了众人的瞩目。可这里,更是我出生的地方,是我长大的地方,是有着我许许多多回忆、被我称作“故乡”的地方。
人们对于过往的记忆,总是会随着时间而不断褪减。“立足当下”的自勉式励语,让我们理所应当地只着眼于现今的“实然”模样。万里秋风孤馆梦,一灯夜雨故乡心。无论一座城市有着多么光亮的外表,在这座城市的深处,依然应当是我们记忆里最初的模样。
小时候,在家里的阳台可以望见世界之窗的烟花。在一座严禁烟花爆竹的城市,能坐在阳台上欣赏烟花,对尚处于学龄的我而言,已倍感满足。那个时候,家门口没有商贸中心,大型商超、品牌专柜、餐厅影院等等,都是遥不可及的对象。成片的空地彰显着一座城市最朴实与最本初的模样,我与家人常会在茶余饭后去那儿散步休闲。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对于那个时候的记忆,已十分模糊,但我仍能清楚地记得,那里有着稀稀落落的杂草,黄昏夕阳下人们的谈笑为那本透着些许清冷之地点缀了一丝生机。
高中毕业后,我便很少再在深圳生活。那个时候,我能背得出很多条城交线路的站点,知道起始地与目的地之间应如何到往。这座城市这几年间的发展速度,有着超乎寻常之态,就连我在中学时代穿行六年的深南大道,也逐渐变了模样。但即便如此,这座城市依然是我的故乡,我还记着它最初的模样。那个时候,家门口还没有地铁。这座城市的地铁,最初是在14年前始得运营。刚开通时,只有一条短线,连接着市内的三个辖区,家门口便是起始站。那天晚上,我抱着猎奇心,和家人们踏上了短短的旅途。2020年的今天,地铁在许多城市早已寻常,但我仍然能记得2006年的那个晚上,我的城市第一条地铁线路始发通车的那个晚上,和家人第一次坐上地铁的那个晚上。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我们都会长大,故乡仍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