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11)

2018-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杏坛里的老陈醋
第十章《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

一、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

      现行的学校课程存在三个断层:现行课程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断层;现行课程与学生身心发展的断层;现象课程与现代学科发展的断层。

1. “整体教育”理论----“整体教育”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它是一种把焦点置于“关联”的教育: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的“关联”、身与心的“关联”、种种学科知识领域的“关联”、个人与社区的“关联”以及左脑与右脑的“关联”等等

2. “多元智能”理论

3. “全语言”理论----“全语言”的“全”是“完整性”、“系统性”之意,是对教育教学中的“孤立”、“片段”的一种发对。

4. “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必须主动“投入学习”

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定位

1.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问题解决学习”

2.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其最大特质是“跨学科性”

3.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基于学习资源的开放式学习。

三、研究性学习与课程行动研究

    课程行动研究有三个基本理念:即:教师即研究者、课程即实践、课堂即实验室

1. 教师即研究者。教师既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又是课堂层次的课程发展者。

2. 课程即实践。课程是一种实践活动。

3. 课堂即实验室。教师的教学任务在于提出课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发现答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