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老师这个职业
看过很多网络和报纸上的文章,一旦出现什么事情,大家都在指责和批评老师的人品、道德和情操,分析来分析去,始终都没有离开“老师”这个人的本身。
很少有人去分析“老师”生存的背景和这个社会的大环境,我认为这是有一点不公平的。
我不否认,在老师的这个行业中,确实存在一些能力低下、素质欠缺的人,而且还不安心本职工作,就不要谈到有什么进取之心。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能力低下、素质欠缺,却又能顺利地进入老师的这个职业,是这个社会的一种无奈和现实。如果能力很强,如果素质很高,就老师的那一点工资待遇,没有美好的前途,没有很好的发展,过着朝不保夕的日了,谁还愿意当老师啊?
把教育当作生意来做,把知识当作商品买卖,老师只是一门简单的工作,似乎谁都能胜任。在这种教育的环境里,只谈文化知识,不谈精神和信仰,不谈人品和道德,不谈思想和灵魂,不谈身体和心灵的健康。什么都不用谈,只看成绩说话,老师一味地逼着学生背记考试要点,学生一味地追求一切对分数有用的东西,那些与分数无关的东西,也一定与学生无关,家长也一味地关注孩子的分数上下浮动,只要成绩好,似乎孩子其他的方方面面都不重要。
老师,是一个如此简单的职业,又何必要高素质的人才呢,那不是一种浪费吗?用不着高素质的人才,不爱读书、不爱学习也可以,所以就不可能有很高的工资待遇,没有很高的工资待遇,就不可能找到高素质的人才,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又如何培养出新一代的高素质人才呢?
老师,只是一个为了生活的简单工作,没有那么高的理想和追求。
特别是把教育推向社会以后,老师只是一个帮老板打工的员工而已。如果老板是一个有理想、有信仰、有追求的人,那么员工可能还会跟着树立起理想、信仰,也变得是一个有追求的人。如果老板只是一个为了追求利润的资本家,即或是老师有精神、有信仰、有追求,又能值几个钱,你能帮老板创造更多的利润才是硬道理,你能帮老板吸引或招到更多的生源才是硬道理。其他的东西都是虚的,还是来一点实际的会比较好,这年头讲的就是一个实际。
教育是一门生意,教育是一种投资,做生意是要赚钱的,亏本的生意谁做?投资也不是为了做慈善,特别是借钱来投资,更是不敢做慈善,都是为了一个赚钱的目的。先保证能够赚钱以后,再说精神和信仰。老师的位置是不是有点不知道怎么说了,能力强,有精神,有信仰,可是你不一定有钱投资办得起教育,能力弱,只求一点生活费,不仅老板不愿意要你,就是自己工作起来也没有底气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