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六十余本工作笔记和一个动作
(发表于2018.8.8《运城日报》,系市纪委监委、市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妇联联合主办的“家规家训在运城”主题展览观后感征文)
7月27日,单位组织去市博物馆参观了“家规家训在运城”主题展览。
河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历史活跃、人文勃郁、人才辈出,悠久的历史埋藏着先贤丰厚的齐家治国的理想和印迹。
走进展厅,裴氏《家训》、司马温公《家范》、姚天福《母戒》、薛瑄《戒子书》、赵氏《家训十二要》,诸多河东望族的家训被整理挖掘。其实,普通老百姓,也是一样重视家教。河东民间自古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大人对孩子的评价,常常以有没有家教作为结论。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名门望族、大户人家希望通过家规家训,家风传承,实现家庭的长盛不衰,往往形成文字性的警示要求。普通老百姓则更多的是言传身教。
从博物馆出来,我想到了更多的家规家训,想到了张姓的“百忍家声”,想到了十五世不分家、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并在此后屡受旌表的郑氏家族的168条《郑氏规范》,也想到了父亲那60余本工作笔记和一个动作。
小时候,父亲大部分时间在大队,晨出夜归,究竟忙些什么,我不知道。父亲2012年去世后,我整理他的遗物,发现了许多本工作笔记,梳理完毕,除去数本鼠啮严重的扔掉以外,竟然有60本,时间从1971到2011年,我感叹于父亲对于工作的认真。我随机翻看了几本,可以肯定,内容全是工作记录,没有一句涉及家庭涉及生活的,也没有一句记录思想抒发感想的。几十年几十本,从头至尾一种字体,没有忽正忽草的地方,更难以置信的是很难找到修改的地方。
父亲19岁当生产队长,23岁起任村党支部书记30余年,1999年任乡水委会任主任,他把自己的生命融进了村里这几十年的变化发展,融进了全乡引黄灌渠和汩汩流淌的黄河水中,献给了他脚下的这片黄土,这60本笔记就是无言的永远的见证。
我12岁便离家外出上学,几十年来没有特别注意父亲记笔记的习惯,自己却自然而然也有记笔记的习惯,我从初中二年级到现在,积累有20本学习笔记和更多的工作文档资料。但是我自觉与父亲对工作认真不苟的态度相比,尚有不小差距。
像大多中国式父子关系一样,父亲和我们交流、沟通很少。父亲去世前一、二年的多次住院期间,因为照看父亲,才是我们父子在一起比较多的时间。在医院里照看父亲时,我注意到父亲每次使用床头的抽纸时,都是撕成两半,分两次用。从这个节俭的动作,我想到了自己节俭的习惯,想到了女儿成长于相对优越的环境却也一样节俭,想到了二弟多年前就年薪百万,却一直保持衣食生活的节俭。
我认识到,家庭教育一方面是有意识的、有追求的形式,比如家规家训,彰诸文字;更多的则是在无意识中发挥作用,父辈的行为几乎在不被注意的情况下却无形中对子女以浸润、以薰蒸、以渐渍,人们在无意识中已经在承继着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