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速!2017江苏高考满分范文已经出现!(下)
2017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已经尘埃落定,而满分作文的话题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弦,久久难息。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以上,就是今年江苏高考作文的命题材料,好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各种舆论的纷扰不息,却将一个残酷的现状凸显在广大江苏考生眼前:江苏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往后会越来越难,以往学生的积累方式、训练模式,往后将愈加吃力。
今天,我们将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大家带来四篇满分范文中的第四篇,并抽丝剥茧,做出解析,与广大学生、家长朋友们探述江苏高考作文的命脉。
车辙远去,人何往
有一段血泪,有一段辛酸,曾如是开篇: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
蔽,车帷。
很难想象秦国的车帷究竟是华丽,还是朴素。但木制的马车一定很坚固威武,那是由七雄中由最严苛的律法所监督,最出色的匠人所制作。
初入秦国的韩非大约就是乘着这样的马车,飞驰向了朝思暮想的咸阳宫。
那天的路上有清风送爽么,那天的前方有礼乐奏响么?我们无从知晓。但我猜测,那天的韩非多半踌躇满志。他端坐在车上,表情庄重,并无言语,打着深邃又斐然的腹稿,幻想着与秦王相见的种种画面。
这本该是一段千古传唱的君臣情谊。长久怀才不遇的韩非渴望得遇明主。而嬴政更说是感慨如是:“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得恨矣!”
然而不久后的一篇《存韩》,道出了区区韩国的卑贱辛酸,也将韩非送上了死途。
被押解往死牢的韩非乘着的是什么样的车呢?太史公没有描述。想必是依然坚固,想必是没有了往昔的威武。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血泪,不过是史书上的寥寥数笔。车辙,会淡漠于更多的车辙中。
韩非的悲壮不过是一段插曲,并不会影响秦王吞并天下的雄心,也不会影响老同学李斯的精细谋划。
车同轨,书同文。
简单六个字,掩去了先秦几百年延绵的残酷,庄重宣告了大一统帝国的威严与才智。
但,残酷并没有真正结束,人与车的故事依然在上演。
六合归一后,志得意满的始皇帝总喜欢带着亲信们,乘着庄严的大车,巡游访仙。
路边的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
路边的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也。”
博浪沙埋伏的勇士,一柄重锤,击中了队伍的副车。
又几年,沙丘之地,庄严的车驾里静卧着早已腐臭的始皇帝,还有比之更臭的咸鱼。一路上,阴谋家们嬉笑开始了帝国的掘墓之旅。
又是多少年岁月流转,秦亡汉立。收复了天下人心的汉高祖挥师北向,试图解决长久以来的边患。那是三十万军士构成的浩荡队伍,意气风发,想必少不了威武的战车与娴熟的驭手。
然而,在中原纵横了千百年的牢固战车,在草原上,却显露了从未有过的疲惫姿态。
大汉,战败了。
从此,马车渐渐退出了战争的舞台。英雄与阴谋家偶尔还会置身其中,交替拨弄着历史的音符,但已经无法阻止它在历史舞台上的溃败。王昭君与文成公主那凄然壮美的远嫁之旅,也不过是它灵光乍现的幸福点染。
今天,马车已成为了银幕上珍贵的历史符号,向今人丝丝流露着,它往昔的辉煌。
它的远去,是历史的沉重,更是历史的坦荡。
今天的高铁,五纵五横。今天的汽车,川流不息。
今天的车上,坐着今天的人。
今天的人,书写着新的历史诗篇。
精彩解析:
《车辙远去,人何往》,标题一看就吐露辽远悠长的思古情怀。而全篇行文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怀古式的文化散文,自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始,已经流行了二十余年,作为高考作文的范本,也流行了近二十年。虽然之间经常有人批评,却依然无力阻碍学子们用它夺分。
可以说,娴熟掌握文化散文技巧,是高考作文迅速夺分的终南捷径。
然而,何谓娴熟?文化散文的很多范本已经用烂,造成广大学子们在考场上的作文,几乎千篇一律,很难让老师耳目一新,所以尽管本身文章不差,却依然离高分很遥远。
在这里,作者就展现了全新的范本模式,更引人注目的开篇技巧。
作者先不提车,先谈血泪与辛酸,将阅卷老师自然带入了历史的恢宏与旷远。再之后,笔锋一转,引入韩非与车的故事。之后,洋洋洒洒,自然展现了一幅幅令人动容的历史画卷。
接着,画卷结束了。马车的历史也随之衰落,崭新的车占据了历史的舞台。
思古,怀古,又不迷恋古代,清晰跳出历史的局限,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立意高远”。
最后,作者以流畅的笔法升华全文,达到令人赏心悦目的境界。
好了,以上就是笔者带来的第四篇的满分范文与解析,相信一定能给许多学生、老师、家长一种如梦方醒的感觉。
下面,我依然用有限的篇幅,和大家谈谈满分作文与高分作文的积累与书写。
满分作文,万中无一。但,高分作文却有法可书。
要想未来可以在高考战场上,用短短一小时左右写出高分作文,就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积累与训练的方案。而且,不能占用学习其他科目的时间。书写高考满分、高分作文是为了有效夺分,而不是为了成为名作家。这一点,必须牢记。
那么该如何积累与训练呢?这是笔者的秘籍,不宜在此过多透露。但笔者可以告诉大家,积累最好从高一开始,训练不可以晚于高三开始。祝愿,江苏的考生们都取得理想的成绩,未来的考生都有扎实的积累与训练,书写人生的壮丽诗篇!
备注:笔者系淮安市求知教育金牌语文老师,多年深入研究高考、中考应试作文,笔力雄健透彻,讲课鞭辟入里,有一整套特色的阅读与作文教学方案。
提示:本系列文章版权归淮安市求知教育与胡衍老师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如有他方借此牟利,本方必定诉诸法律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