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新电脑,你会挑显示器吗?
科技发展到今天所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屏幕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从电视到电脑,再从手机到智能手表,总之一句话,各式各样的屏幕已经“占领”了我们的世界。在有些人眼里,屏幕只要能出个影就好,没有太多的要求。但小器认为,我们与几乎所有设备间的交互都要通过屏幕来完成。因此,一块屏幕的好坏直接影响使用体验。本文小器就和大家分析一下显示器到底该如何挑选。
尺寸与比例
挑选一台显示器首先要看的并不是那些高深莫测的参数,选择好适合自己的尺寸与比例才是首先要做的。手机的尺寸现在是越做越大而比例也越做越长,显示器也不例外。尺寸上24寸与27寸是目前的主流尺寸,而这个尺寸的显示器也多是常见的16:9。较大的显示器在视频与游戏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但长时间近距离观看不免会容易疲劳。因此如果你平时玩游戏较多,那么27寸或者更大一些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平时只是一般的办公,那么还是尽量不要超过27寸。而近两年32:9的超宽屏也日益增多,而这类屏幕也一般都有着40寸以上的尺寸,此类屏幕最适合的是那些需要分双屏的人。32:9正好是两块16:9的拼合,相较于两块屏幕,超宽屏能带来中间“无缝”的体验。因此有此类需求的用户可以考虑考虑。
面板
面板可谓是液晶显示器上最重要的部分,一部显示器的大多数成本都在于此,当前主流的面板有TN、IPS、VA这三类。TN的面板色彩不够鲜艳丰富,可视角度也较差,价格也便宜。但是TN面板的响应时间短,可以将刷新率做的很高。因此,电竞选手用的240HZ的超高刷新率显示器都是TN面板。IPS面板的价格最高,响应时间也较长。但无论是色彩还是可视角度,IPS面板都是最优秀的。因此对大多数不打电竞但对现实效果有较高要求的用户而言,IPS是较为合适的选择。VA面板介于两者之间,近两年逐渐成为主流。目前三星的高端VA面板在显示效果上已经不输IPS,而延时也能做的很低。不过VA面板在高刷新率时会有略微的残影,这点还需改进。
色域
色域顾名思义就是能显示显色的区域,常用的标准有sRGB、NTSC与P3.他们间的关系并不是完全覆盖,但大体上是P3>NTSC>sRGB。我们平常说99%或72%的色域指的是覆盖99%的sRGB和72%的NTSC,这二者可以认为是相等的。对非专业用户而言,不需要追求MacBook那种覆盖P3色域,99%sRGB就完全够用了。
色准
色准指的是显示器的颜色与标准颜色的偏差程度,采用的标准是ΔE,数值越小表示偏差小,色彩准。一般而言,ΔE<3时大多数人就无法察觉了。而对于专业生产,ΔE要小于1.5。而如果ΔE大于5,那么偏差就较为严重了。
刷新率
随着电竞的大火,高刷新率的显示器层出不穷。主流的高刷新率的显示器在144HZ,对常玩经济类游戏的玩家而言,144HZ相较于60HZ提升还是较为明显的。但对大多数用户而言,高刷新率带来的体验更多还是来自浏览文件或网页时鼠标滑轮顺滑了许多。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选择高刷新率的屏幕一定要考虑自身电脑配置,不要出现屏幕240HZ但游戏只能跑30帧的尴尬情况。
一块屏幕的参数还不止于此,小器也只是列了些好理解的部分。希望能借此激起大家的兴趣,是大家能主动去进一步深究,毕竟只有当主动去学习时才能有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