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千年前的“创客”,细数苏轼的六大发明

2019-08-07  本文已影响0人  李多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当提到这样一句词,我们都会想到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他所写的篇章流传至今,人尽皆知,无论大人小孩都能背上一两首。

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个舞文弄墨的一代大词人苏轼,还是一个发明家

据统计,苏轼一共有六大发明遍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那么这个在我们想象中天天拿着书握着笔的苏轼,究竟发明了些什么呢?

疏浚西湖抗洪救灾,“东坡肉”流传千年

苏轼一生大起大落,阅遍世间人情冷暖,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都不会亏待自己的胃,因为他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史上最大的吃货

1080年,宋神宗赵顼把苏轼贬谪到黄州,苏轼还是抱着乐观主义来到黄州搞起了“市场调研”。当他走进菜市场的时候发现,黄州的猪肉十分便宜,导致当地的有钱人家都不屑于吃这种肉。

于是苏轼买来一块肉亲自烹饪,加入了七八味调料,文火慢炖,创造出了一道流传千年的名菜——红烧肉

之后,苏轼为了将这道菜的烹饪方法记录下来,还专门创造了一首《猪肉赋》:“静洗锅,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虽然苏轼遭遇贬谪,但是从这首打油诗中看出,他的心情还是十分愉悦,并没有收到影响。

1089年,苏轼到杭州做官,遇上了太湖泛滥,庄稼大片被淹。由于苏轼及早采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带的人民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他组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谢苏轼,人人都夸他贤明。听说他在黄州时最喜欢吃猪肉,大家就抬猪担酒来送给他。苏轼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参加疏浚西湖的民工们吃,大家吃后无不称奇,把他送来的红烧肉都亲切地称为“东坡肉”

苏轼不仅会创造美食,更会予美食以创新。他看到杭州盛产竹后,又发明了“笋焖肉”。后来他被发配到惠州,他又把东坡肉跟梅干菜结合起来,烹饪出“梅菜扣肉”。

一生中,吃货苏轼还发明了“东坡鱼”、“东坡肘子”、“龙井虾仁”等美食。想想看,如果苏轼在今天开一家餐厅,那必定是全国连锁、赚得盆满钵满。

首创公私合营医院——杭州“安乐坊”

苏轼还首创了我国古代“公私合营”医院——杭州“安乐坊”,是中国最早的民间救济医院。

1089年,苏轼在杭州做官时,杭州已有37万多人,而此时的杭州连一家医院也没有。苏轼上任后,每次疫病流行,不得不去请外地名医为百姓治病,然后将名医的诊断标准及方药,抄贴满城,以供老百姓自行找药,治愈疾病。

后来,苏轼利用拨款和捐款,在杭州城中心的众安桥头,建造了一所公立医院,取名为“安乐坊”。医院由政府拨款,聘请了多位名医,采购了数百味中草药,并经常举行义诊送药的活动。

在苏轼任职期间,共医治了几千位病人。“安乐坊”里的医生都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儒医,其俸禄薪金,都是官府支付,因此这所医院,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医疗机构。苏轼离职后,“安乐坊”改名为“安济坊”继续收治病人。

但由于苏轼的离职,医院再无官方的资助,“安济坊”便变为自负盈亏的民办医院了。

被贬海南发明“东坡笠”,引领潮流

发明家苏轼不仅在美食方面有所造诣,他还是一个引领潮流的潮人

1097年,在被贬到海南之后创造出了海南竹笠。这款火爆的“东坡笠”流传了近千年。

上世纪六十年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头戴竹笠的海南妇女形象在观众心中留下烙印。在2005年9月,“东坡笠”成功入选了海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一查案代表作保护名录”,成为了海南特色的文化符号。

除此之外,苏轼对时尚服饰有着独特的眼光。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喜欢穿着宽松的外套和肥大的裤子,早在千年以前,苏轼就觉得穿着宽松舒适会成为潮流,于是经常穿着和尚的衲衣,外套长袍。

苏轼还为自己设计了一种筒高沿短、脱戴方便的高帽子。由于自身的人格和气质魅力,他的这种穿戴方式,形成了一种自然高雅的学士文人的风度之美,引人注目,人皆欣赏。

兴修水利,提出“自来水”的雏形

苏轼为官时为民造福,但却多次被贬。1094年,苏轼被贬到广东英德,赴任的途中被通知降官一级,过了两天又被通知改贬到惠州,十天之内遭遇了三次贬谪。

面对如此逆境,苏轼并没有一蹶不振。1096年,苏轼接到了广州太守王敏仲的来信,由于广州城的水含碱量高,每到春夏之交,广州就瘟疫盛行,名不聊生。

苏轼知道这件事情后,通过与熟知广州地形的专家讨论商量后,提出了一个大胆地设想:将蒲涧山(今白云山)上的山涧泉水引入广州。

这一工程要将离广州20里的蒲涧山上的水引入城中。具体方法是先在滴水岩下挖一大槽蓄水,将大竹管首尾捆绑接连起来,接缝处用麻布缠紧,泉水通过相接的大竹管随地势高低引入广州城。广州城内再准备一个槽接水,然后用竹管分引散流注入城中各处小槽内,城内居民不论贫富均可取用这些自来水。

等自来水管道建成之后,派军士、工匠数人定时维修、抽换竹管。

这个周全的计划,已经十分接近近代城市的自来水系统了。

广州太守王敏仲十分重视苏轼的意见,将此建议付诸实施。苏轼虽不能擅离贬地惠州前往广州,但他仍然很关心工程进展。

不久,他又写信给王敏仲,谈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他建议,引水的竹竿“每竿上,须钻一小眼,如绿豆大,以小竹针窒之,以验通塞。”因为引水路远,日久肯定会出现堵塞的情况,而有了这些小孔,就可以查知堵塞位置,而不致于盲目地拆除竹竿来检查。

在苏轼、王敏仲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广州终于成功通了“自来水”,解决了老百姓饮水的大问题。后来在中国南方,这种用竹管引山涧水的方法,有相当一段时间被沿用了下来。

隐居蜀山发明“东坡提梁壶”

在宜兴窑场丁蜀地区,在民间流传最广、最深、最普遍的故事,莫过于“东坡提梁壶”。

“东坡提梁壶”以其圆纯端重的造型,简巧虚空的提梁设计,恰到好处的布局安排,历来为壶界所珍。

苏轼是个资深的茶客。他晚年不得志,弃官来到蜀山,居住在蜀山脚下的凤凰村里,闲暇之余每天喝喝茶、吟吟诗,苏轼觉得这样的生活比在京城做官还要惬意,虽然觉得这样的生活很不错,但还是感到有些美中不足。

原因是苏轼觉得紫砂茶壶都太小,于是就想着如何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一把趁手的大壶。他叫书僮买来上好的天青泥和几样必要的工具。

谁知看似容易做却难,苏轼连续做了几个月,还是一筹莫展。

一天夜里,小书僮提着灯笼送来点心,苏轼手捧点心,眼睛却盯着灯笼,心想:我何不照灯笼的样子做一把茶壶?吃过点心,说做就做,这一做就做到天亮了。

等到外形做好,毛病就出来了:因为泥坯是烂的,茶壶肩部总是往下塌。苏轼想了个土办法,劈了几根竹签,撑在灯笼壶肚里头,等泥坯变硬一些,再把它们拿掉。

灯笼壶是做好了,可是这壶又大又光滑,不好拿,一定要做个壶把。苏轼心想:我这把茶壶是要用来煮茶的,如果像别的茶壶那样把壶把装在侧面,火一烧,壶把就会被烧成黑色,还会变得烫手,这可怎么办?无意间,苏轼抬头见屋顶的大梁从这一头搭到那一头,两头都有木柱做支撑,他灵机一动,就照屋梁的样子来做茶壶把。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制作,茶壶终于制成了,苏轼非常满意,就起了个名字叫“提梁壶”。

因为这种茶壶别具一格,后来就有一些工匠仿造,并把这种式样的茶壶叫做“东坡提梁壶”,简称“提苏”。

发明“呵呵”自我解嘲

现在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在网络世界中,常见“呵呵”二字,它可以是率性默许,可以是保留意见,可以是偶逢知己会心一笑,可以是发表异议前的情绪缓冲。它代表的意义千变万化。

可谁曾想到,在千年以前,就有人发明了“呵呵”的用法,用的最多的就是苏轼。苏轼留下大量书简,短则十余字,长则百字,内容是大到军国大事小到鸡毛蒜皮,在几十篇文章中都有“呵呵”的出现

他写信给好友:“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显然是对一首新词颇为得意,好似中学生的作文已经暗自预订了老师的圈赏。

他给因“河东狮吼”出名的好友陈季常写信:“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呵呵。”意思是只要晚上睡得爽,写词只是小意思。

中国苏轼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清泉说:“‘呵呵’一词大多出自苏轼与友人的书信,和朋友聊天常常‘呵呵’一笑,其含义和现在差不多。他的‘呵呵’笑声,穿越千年时空,如今似乎仍然余音袅袅。”

“呵呵”是一种解嘲,也彰显他的自信和豪放。

结语

苏轼毫无疑问是一个才子,他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的一生,我们也可以用一连串的数字——“8341”来总结他的为官生涯。

8”是“八州太守”。苏轼先后在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8个州担任太守。

3”是“三部尚书”。苏轼先后担任吏部、兵部、礼部尚书。

4”是“四处贬谪”。苏轼先后被贬到黄州、汝州、惠州、儋州,最后还有一个汝州,只不过汝州还没来得及上任,苏轼就驾鹤西去了。

1”是“一任帝师”。苏轼曾经是宋哲宗的老师,他一共干了2年零6个月,时常开导哲宗皇帝,对哲宗皇帝起到了启蒙的作用。

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儋州授馆,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都于史有证。

在为人上,他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即使被人诬陷、迫害、一贬再贬,一生坎坷、身处绝境,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他是一个十足的乐天派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一生一帆风顺,不期盼自己一生平安。但是一帆风顺、一生平安的人真的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会经历这样那样的挫折,这都是命运的安排,轮不到我们自己来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就是自己的懦弱和狭隘。

要像苏轼一样,“既来之,则安之”,有一种“天涯何处无芳草”的豁达和智慧,愉悦自己,去面对生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