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城,不咋的,习家堡,铁打的

2023-08-08  本文已影响0人  东方地秀
旧城堡遗迹

在敦煌,很多地名,都以"堡"来命名,比如,有梁家堡,有甘家堡,有铁家堡,有苏家堡,还有习家堡。

那为什么,是这样呢?

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民间故事,就和这有关。你去问那些墙根晒太阳的老人,他们都很乐意告诉你。

假如,有时间轴,我们需要,把时间拨回到那个军阀割据,战火不断的年代。

拨啊拨啊拨。

拨到,清朝末年,没错。就是那个年代。

假若可以穿越,我愿意回到当时的习家堡。去看看,那次的战斗始末。

有一句话说,浑水摸鱼。

也可以这样理解,越乱得时候,越容易出现"土匪"。

在敦煌,这个远在天边的小城市。也有土匪,匪首叫王麻子。

领着一群人,专干坏事。至于这个王麻子是不是被"逼上梁山",不得而知。

之前,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秋后算账",现在,明白了。

不管是庄稼还是贪官,都在秋天,收获最大。

这个时候,不但要防老鼠,还要防土匪。真不敢想象,那个时候,老百姓的日子,是怎么过的。

这个王麻子,坏,还不笨。他们,专抢老百姓。反倒不去敦煌城里抢,因为,那里有官兵。官兵人多,武器先进,打不过。

那时候,在各个乡镇,都有城堡一样的建筑。像福建的土楼一样。

里面,有水井,有住房,有议事厅,有防御工事。有土匪来了,附近的老百姓,都可以躲在里面,大家共同对付强敌。

话说,这一年秋天。当打听到庄稼都颗粒归仓了。

王麻子骑着快马,带着众喽啰,又来祸害老百姓了。

得到消息的人们,都赶紧带着金银细软,赶着牲口,拉着粮食,躲进了附近的堡子里。

这种城堡,坚固高大是必须的,可是,没有能人带领,还是会被攻破。

习家堡在城北,土匪还没有来。关于土匪的消息,就不断传来。一会说,这个堡子攻破了。一会说,那个堡子被抢了。

不确定的消息,像狼来了一样,在风中散布着恐怖气氛。

习家堡的带头人,是一个铁匠。这个人,姓张,不但会打铁,还懂点兵法。或许,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学习过《孙子兵法》,谁知道呢。

他对大伙儿说,不怕,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咱们只管守好大门,四个角楼值守人员,要24小时,在岗。准备十口大锅。把木柴都劈好。把水都准备好。不信他,王麻子能上天。

忽一日,王麻子半夜三更帅兵前来,打算偷袭。哪知道张铁匠早有准备。大石头,滚开水,这些最朴素的玩意儿,都成了最强悍的武器。

王麻子,损失惨重。

久攻不下,王麻子决定用一狠招"包围"。

围个十天半个月,没有粮食吃,总得出来"投降"。

这招,不是王麻子原创。历史上很多人,都用过。最有名的当属曾国藩。在和太平天国作战时,经常用"包围"这招。把整个城市,围住。不是"围"个十天半个月,而是两年三年。往往能取得奇效。

这是兵家传统智慧,叫做"结硬寨,打呆仗"。

可惜,王麻子,学得不精,只知道皮毛。

表面上围住了习家堡,就等着里面的人"弹尽粮绝"呢。实质上,天一黑下来,就派人挖地道,准备速战速决。

因为,耽搁时间太长,他怕城里官兵支援。

王麻子以为就自己聪明,可是,他不知道,张铁匠,已经定下一计 "火攻"。

王麻子的喽啰在外面挖,张铁匠根据声音,派人在里边挖。还准备了大量芦苇,木柴,破旧衣物,鞭炮等等。

当王麻子的喽啰把地道打通时,发现,前面尽是柴草,芦苇之类。还没有搞清楚状况呢,鞭炮就噼噼啪啪炸响了。地道里,烟雾弥漫。

跑的跑,喊的喊。有些人就此,窒息而亡。

当王麻子听到响声时,还来不及救地道里的兄弟,就见张铁匠带着很多人冲了出来。

他大叫一声,快撤。就带着剩下的几个喽啰跑了。

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随便来习家堡闹事了。

于是,民间就有了"敦煌城,不咋的,习家堡,铁打的",这样的说法。

现在的敦煌城,盘旋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