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期乐活的心智模型作业
一切心智成熟者,他们的人生之旅都是从直面问题开始!—摘自《少有人走的路》。
一,重新认识自己
1. 列出你的收入 :
税后年收入25万左右
2. 列出你的支出
车贷,孩子及家庭教育,日常开支,家庭建设,家人及车的商业保险,孝敬父母等18万+,结余10万+
3. 你的年龄?33周岁
4. 你父母多大了?父亲57岁,母亲56岁
5. 你孩子多大多大了? 4岁半
6. 你真的有很强的能力吗? 不是,勤能补拙
7. 你有高学历吗? 完全不是,第一学历是大专,第二学历是本科
8. 你家庭经济条件真的优越吗? 完全不是
9. 你还敢生活在朋友圈?很不想,每天都在屏蔽一些人,需要大刀阔斧的过滤
10. 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没有,有很强烈的危机感
二,重新认识金钱
1.你对金钱渴望吗?
非常渴望实现金钱自由,小时候家里很少吃肉,父母经常因为一些小钱而吵的不可开交;有一次偷了父亲的五块钱而自责了很多年;为了一双白色的运动鞋,母亲把攒的五角硬币拿出来送我出门;妹妹经常穿我和弟弟的旧衣服,我很自责;妈妈五十多岁了还总是抱怨自己不挣钱;父母省吃俭用,但是为了我们兄妹三人上大学,买房及结婚可以倾其所有;妈妈说她老了生大病了不要浪费钱,刺痛了我的心;我捡起一个丢弃的鸡蛋盘,爸爸在背后说我长大了;老家的邻居总是因为鸡毛蒜皮而打起来,让我没有家乡的概念;
如今虽然我们在省城里都有了自己的车子和不止一套的房子,工作也相对稳定,但是这远远还不够,我们还是过的拮据。我渴望实现财务自由,40岁之前有500万的存款才是我的目标。
2.你的劳动值钱吗?
在企业里生存,随时都有危机感,尤其是我这个职业(区域负责人),有时候已经很努力了也不见得有回报,有时候一不小心还会被人利用。。。
不过,我认为:我的劳动是值钱的,但是还不够值钱。
3.你的能力值钱吗?
关于能力,我认为自己有很多不足,唯有勤能补拙,唯有自律,做好时间管理,成本管理,目标管理。
4.你的未来值钱吗?
我认为我的未来一定值钱,因为我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我心态很好,我选择的行业也不错。
我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为我一生学习并实践的的指南针。
三,重新认识时间
1.你的时间被浪费在了什么地方?
饱暖思淫欲
心灵舒适区
低级社交
手机朋友圈
家庭生活
2.你未来的时间想花在什么地方?
专业方面
管理能力提升方面
行业影响力方面
孩子教育方面
3.你现在的时间有价值吗?
有时候时间成效还不错,有时候很没有价值
4.你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多吗?
很少,平均每天能有半个小时看书,主要是精力不够,静不下心来
5.你陪伴家人的时间多吗?
还好,周末和下班后都有,主要是老婆孩子,对父母非常少。
四,重新认识人生
l 目标:
(一)截止到2019春节前的目标:
1. 2018年年底保持全国团队业绩前两名,团队规模扩大到13人;
2. 个人存款**万;
3. 恢复腹肌,练出肌肉,能一口气跑完城墙一圈;
4. 学习完人力发展总监推荐的管理成长书籍,缴费樊登读书会,听完且看完至少20本书;
5. 帮助亲戚朋友里需要帮助的人;给妈妈买生日礼物,带爸爸坐一次飞机;
(二)远期目标:
1,2019年10月,我要给姥爷筹办80寿宴;2019年我要开始给妈妈生活费;
1. 2021年前在西安另购一套140平米的房产或者买一套优质学区房带车位;
2. 三年内有自己的公司并开始健康运营;
3. 三年内在西安交大总裁班学习;
4. 五年内重新装修给父母准备的房子,接父母来身边居住;
5. 七年内个人可支配收入达到500万;
l 行动
1. 每天早上6点之前起床,每天早睡早起;
2. 洁身自好,群居戒独处;
3. 每年在学习方面加大投入,每天学习至少1.5小时
4. 现有团队继续做大,业务做大,营业额做大
5.
…………….
l 坚持
1. 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风格;
2.坚持锻炼身体,一切的根本;
3.坚持学习,必须终身学习的心态去查漏补缺;
l 价值
实现自我价值,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能够带领一帮兄弟,帮助兄弟们实现个人和家庭的梦想。
读《少有人走的路》笔记:
自律的原则:
原则一:推迟满足感,是对自己而言的;不要绕着困难走,人生困难重重,这才是真实的生活。一个有耐心,有自律的人一定是会推迟满足感的人。让自己先把心理舒适区推迟一点点,生活就会有很大改观。这是一种固定思维方式,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快播,直播,游戏,抖音,这些都是不认为自己生命有价值,不断的刺激内心兴奋点,停留在心灵舒适区的不好的产物。如果一个人不能延迟满足的话,他会拖延,绕着困难走,也就不能改变提升自己。
原则二是:承担责任。神经官能症和人格失调症让生活变得很糟糕。把一切东西都认为不是自己的问题,找到很多理由进行推卸责任给外在因素,如果过分的话会影响到很多。敌对心理,把自己的问题带给家庭带给孩子,很可怕;
原则三:尊于事实;很多人尊于自己的幻想和经历;当孩子定势思维在父母不可信的时候可能对所有人都不信任,觉得很多人都不是他所信任的人。
原则四:保持平衡;保持前三个原则的平衡。是自律的更高的要求。比如生气也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一样。享受高速,但也要想到刹车和转弯,这就是需要保持自律性的平衡。
生活就是不断放弃的过程。大道从简,唯有不断自律才能让自己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