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就挺好

2024-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屯儿

扫个墓,上个坟,是一件极其个人的事情。

完全没有必要昭告天下。

好像也不应该通报朋友圈里的那帮“朋友”。

跟朋友圈里的朋友没毛线关系,这是不容置疑的。

这么个人的事情,把它通报给朋友圈里的朋友,跟对着广播喇叭,向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宣传一波儿,好像没大区别。

摆拍,无关为了啥,早已经被世人所厌恶。

把祭奠父母,这等儿女的份内之事,和最起码的孝道,拿到公众面前展示,跟摆拍没啥两样儿。

如果说摆拍,就是一台演给外人看的戏,应该不会过份吧。

人活着,本身就挺累。

再给自己加戏,一定会更累。

这复制点儿,那粘贴点儿,放到朋友圈里,展现给外人看的目的在于什么?

外人一定会看不懂。

也不必懂。

硬是要往朋友圈里面弄,也没啥明文规定说不行。

可是,弄不好,把“台词儿”再给念叉劈了,演出了破绽,岂不弄巧成拙?

今年清明,好像是近些年来,气温比较高的一年。

老天爷开眼,给人们选的日子不错。

天蓝,地暖。

与天上的爸爸妈妈说说话儿,其实,也不必太挑日子。

可是民俗,谁都得尊重和重视。

个人觉得,如果在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祭祀习俗中的一些传统,挑挑拣拣,分出个哪个算文明,哪个不文朋,好像是一件咸得蛋疼的事儿。

能够流传下来的民俗,一定有流传至今的道理。

别的,也不想说得太多。

犯忌。

微信名儿,对了,学名儿应该叫“昵称”,昨天晚上就改过来了。

今天早上,就急匆匆地给几个“好友”发了一条微信。

主要还是想,进一步确认一下,昨天晚上因“微信昵称”事件,闹出的那场风波,平静下来没有。

还别说,只是修改了一个“谐音”,就把问题解决了。

由此看来,解决问题,不一定非要用尽洪荒之力。

“轻轻地一抓就起来”,并不一定非要派上“大吊车”。

有些事情,想想辙,绕绕道儿。

也许效果更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