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想法婚姻育儿

什么是儿童的敏感期?

2019-02-20  本文已影响40人  月饼团儿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对许多事物产生兴趣,尤其是孩子在0-12岁这一阶段。仔细观察孩子的家长,会发现孩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无论家长如何劝说,孩子总能克服各种外部环境的诱导,专心致志的做自己感兴趣的这件事。当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只对某件事情感兴趣,从而排斥其他事物时,就有可能进入敏感期了。

孩子的敏感期包括多个方面,有口腔敏感期,探究空间敏感期,秩序敏感期,自我敏感期,模仿敏感期,语言敏感期,音乐敏感期,绘画敏感期等等。孩子敏感期的产生多发生在0--12岁,尤其是0-6岁期间。如果家长能够有效抓住孩子敏感期,鼓励孩子进行自我的研究和探索,那么就容易让孩子在自我建构中形成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和认知。

下面来说一说孩子几个常见的敏感期。

口腔敏感期

口腔敏感期多发生在孩子1岁左右。孩子出生后,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所想,他首先知道运用的就是自己的口腔。用口吸吮是孩子的生理反应,口就成了孩子探知世界的第一个方式。孩子会用口是感知世界。饿了,会用嘴去吃奶,难受了,就会张开嘴大哭,高兴了就会裂开嘴笑。随着孩子口运用的熟练,孩子开始第二个器官的探究运用:手。

很多父母会经常发现自己的孩子总是喜欢将手放进嘴里,去品尝手的味道。其实这就是孩子在用口进行自我探知。当孩子的手逐渐灵活时,手就会代替口,进行主要探索,这时,孩子开始喜欢扔东西,用手去抓、去扔、去触摸,这是孩子对手的探索。

探究空间敏感期

当孩子对手熟练运用的过程中,他会发现自己手边的东西可以扔到远处,由近到远。这便是对空间的探索。孩子在妈妈肚子里时,空间是十分有限的,当他出生后,并不知道环境的广大,以为和在妈妈肚子里一样。当孩子娱乐中发现了远近、里外、高低等的区别时,便已经是通过自己的认知来认识世界了。

自我敏感期

孩子在一岁后会有这样一个时期:他们总是强调这是爸爸的,那是妈妈的,还有一个是我的。谁的就是谁的,不能混乱。如果父母不小心打破了这样的秩序,孩子就会嚎啕大哭。很多家长不理解孩子的这种行为,认为孩子自私又或者霸道,其实,这只是孩子在逐渐建立自我的过程。

孩子在刚刚开始时,并不知世界是分开的。他认为万物是一体的,当到1岁左右时,孩子渐渐开始意识到事物是分离的,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在这个时期,父母要尊重孩子自我意识的建立,孩子只有建立起自我,才能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对世界,对万物才有自己的认知。

除此之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语言敏感期:对父母大人说的话十分感兴趣,不仅喜欢模仿,还能够在生活中及时运用;

绘画敏感期:特别喜欢画画

音乐敏感期:喜欢唱歌、音乐,随时随地都会哼起小曲......

如果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十分沉迷,愿意主动的不断重复这些行为,直到某一天不再对这一行为感兴趣,而产生对其他事物的关注。那么这就是孩子一个敏感期产生和变化的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敏感期并不是固定的,每个孩子出现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敏感期呈螺旋上升的状态,在3岁时孩子对绘画感兴趣,在5岁时可能又会重新燃起兴趣,这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那么,针对孩子的敏感期,家长需要做些什么呢?

用孙瑞雪的话就是:要给孩子爱和自由。

给与孩子爱和自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时孩子会让父母感到尴尬和无奈,有时会让父母感到暴躁和抓狂,可只有真正理解孩子,才能无私的包容孩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