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诺母校捐赠1100万元,结果却搞了一场乌龙,被母校告上法庭

2023-03-08  本文已影响0人  散落人群

俗话说: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

人如果言而无信,就会吃上法律的官司。

你让人走投无路,别人让你无路可走。

“吴幽”曾是中国矿业大学的学生,可算是踏入社会后,混的鱼龙得水。

想着不能忘本的精神,于是出于感恩与回馈,在2019年4月母校迎来110周年这个欢庆日子里,公开宣布其2008级校友吴幽捐赠1100万元人民币。

要知道,这笔捐款可是轰动全校,是当时学校收到过最大的一笔捐赠。

就在母校喜出望外时,时过许久,这笔捐款都未曾到账。

意思是吴幽同学,不仅戏弄了母校,还丝毫没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

据资料显示,吴幽并不是没有捐款的实力,而是相当有资本。

本人本是幽镜湖资本创始合伙人、管理着46亿元基金。

所以,吴幽同学卖弄自己资本的同时,只是为自己打造公司形象,并不想真的捐款。

可就是这一不负责任的行为,惹怒了母校。

母校直接把背信忘义的吴幽告上法庭。

第一次开庭是在2022年7月,时隔半年后,2023年的1月,法院有了结论,要求吴幽执行标的1100万余元。

而吴幽终究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付出了代价。

在2月21日,吴幽被纳入失信名单,并收到限制消费令。

这意味着什么?

一步错,步步错。

成年人就应该为错误买单,如果没办法做到,就不要轻易许诺,做一些让人失望的事。

要知道平时我们所说的赠送,如果你耍赖,不想给,反悔了,是可以不用给的,最多认为你这人人品有问题。

可民法典明确规定,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也就是说,公益捐赠如果承诺而不捐,是肯定不行的,必须强制执行。

所以,母校并不是贪图别人钱财,而是在公开捐赠下却不兑现,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让捐赠人履行义务。

从整件事情来看,捐赠人吴幽明显带有欺骗性,对社会以及学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人前给支票,人后却棒头一喝,这简直是无赖地痞。

此时的吴幽,当初在台上有多辉煌,现在在台下就有多狼狈。

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就是诚信。

一旦诚信缺失,身上的污点就会越来越多,最后只会害了自己。

在成年人的生活里,不管是小事,大事,道德,三观正是做人的第一前提。

既然承诺,并公之于众,就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而不是口出狂言,图一时口快,逞强,装能。

有多大的本事就做多大的事,有多大的心胸就出多大的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