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

子正为名,我正为利丨《盗跖》章二

2017-07-29  本文已影响3人  千里飘蓬

《庄子》解,每章一读。

文:

子张问于满苟得曰:“盍不为行?无行则不信,不信则不任,不任则不利。故观之名,计之利,而义真是也。若弃名利,反之于心,则夫士之为行,不可一日不为乎!”

满苟得曰:“无耻者富,多信者显。夫名利之大者,几在无耻而信。故观之名,计之利,而信真是也。若弃名利,反之于心,则夫士之为行,抱其天乎!”

子张曰:“昔者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今谓臧聚曰,汝行如桀纣,则有怍色,有不服之心者,小人所贱也。仲尼墨翟,穷为匹夫,今谓宰相曰,子行如仲尼墨翟,则变容易色称不足者,士诚贵也。故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行之美恶。”

满苟得曰:“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昔者桓公小白杀兄入嫂,而管仲为臣;田成子常杀君窃国,而孔子受币。论则贱之,行则下之,则是言行之情悖战于胸中也,不亦拂乎!故《书》曰:‘孰恶孰美?成者为首,不成者为尾。’”

子张曰:“子不为行,即将疏戚无伦,贵贱无义,长幼无序;五纪六位,将何以为别乎?”

满苟得曰:“尧杀长子,舜流母弟,疏戚有伦乎?汤放桀,武王杀纣,贵贱有义乎?王季为适,周公杀兄,长幼有序乎?儒者伪辞,墨子兼爱,五纪六位将有别乎?”

“且子正为名,我正为利。名利之实,不顺于理,不监于道。吾日与子讼于无约曰:‘小人殉财,君子殉名,其所以变其精,易其性,则异矣;乃至于弃其所为而殉其所不为,则一也。 ’故曰,无为小人,反殉而天;无为君子,从天之理。若枉若直,相而天极;面观四方,与时消息。若是若非,执而圆机;独成而意,与道徘徊。无转而行,无成而义,将失而所为。无赴而富,无殉而成,将弃而天。”

“比干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直躬证父,尾生溺死,信之患也;鲍子立干,申子自埋,廉之害也;孔子不见母,匡子不见父,义之失也。此上世之所传,下世之所语,以为士者正其言,必其行,故服其殃,离其患也。 ”

译:

子张问满苟得说:“为什么不去修德行呢?没有德行就不能取信,不能取信就不能获任,不能获任就得不到利益。所以从名来看,从利来计较,仁义才是真正重要的。若能舍弃名利,反省内心,那么读书人修德行,不能一日不仁义啊!”

满苟得说:“无耻的人富有,夸言的人显达。获取名利的重点,大多在于无耻且夸言。所以从名来看,从利来计较,夸言才是要紧的。如果抛弃名利,反省内心,那么读书人的行为,也只有守着自然的本性了。”

子张说:“以前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现在对奴隶仆役说,你行为像桀纣,就面露愧色,有心不服的人,连小人都卑贱他。仲尼墨翟,穷困的平民,现在对宰相说,你的行为像仲尼墨翟,就改变容色说自己不足,读书人真是可贵啊!所以权势如天子,未必可贵,穷困做贫民,未必低贱;贵贱的分别,在于行为的好坏。”

满苟得说:“小盗被拘捕,大盗就成为诸侯,诸侯的门下,仁义就存在。以前齐恒公小白杀死哥哥娶了嫂子,管仲是他的臣子;田成子常杀了君主窃取国家,而孔子接受他的货币。评论起来就表示卑贱,实行起来自己却又这样做,这就是嘴里所说的和行为所做在心里交战,岂不是很矛盾嘛?所以《书》上说:‘谁好谁坏?成功的就是好,不成功的就是坏。’”

子张说:“你不修饰行为,就会亲疏没有伦常,贵贱没有仪则,长幼没有顺序;无伦失位,怎样区别呢?”

满苟得说:“尧杀害长子,舜流放母弟,亲疏有伦常吗?汤放逐桀,武王杀害纣,贵贱有仪则吗?王季僭越嫡位,周公杀害兄长,长幼有顺序吗?儒者的虚伪言辞,墨者的兼爱,这样五伦六位有区别吗?”

“而且你正在求名,我正在求利。名利的实情,都不顺于理,也不明于道。我从前和你在无约面前辩说:‘小人为财殉身,君子为名殉身。他们性情的变易是不同的,但放弃所应当做的,而殉身于所不应当做的,这是一致的。’所以说,不要从事小人所追逐的,反求你自己的本性;不要从事君子所追求你,顺从自然的道理。是曲是直,听任自然;观照四方,随着时序而变化。或是或非,执守你的环中;独自完成你自己的本意,和道共游。不要固执你的行为,不要助成你的仁义,这会失掉你的真性。不要奔赴富贵,不要急求成功,这会舍弃你的自然的天性。”

“比干被剖心,子胥被挖眼,这是忠的祸害;直躬证实父亲偷羊,尾生被水淹死,这是信的祸患;鲍子抱树枯死,申子跳河自沉,这是廉的祸害;孔子不见母亲,匡子不见父亲,这是义的缺失。这些都是上世的传闻,下代的议论,以为读书人要语言正直,行为去实践,所以才遭灾殃,受到祸患。”

解:

本章以“名利”为引,主要讲满苟得对仁义的析解。

如何求得名利?子张认为靠仁义,满苟得认为靠无耻夸言。精简得说,后者实指“小人得势”。耐不过后者的存在现实,子张转移论题,试图论证仁义的真理性。

二人还相继讨论了贵贱、差序的问题。子张以为“贵贱之分,在行之美恶”,也就是说,符合道义、仁义的行为就意味着尊贵;相反,背信弃义就是卑贱。而且,子张还认为贵贱不由势力、穷富决定。这其实是在论证仁义的纯粹性。满苟得则举儒者表里不一的事例,说明“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用以讽刺儒者们假托仁义,表面高举道义大旗,暗地里助纣为虐。子张还认为,如果没有仁义道德,纲常伦理也将失效。满苟得又示以反面例子,说明仁义的虚伪。最后,满苟得跳出名利讨论,挣脱君子、小人是非之别,从“弃其所为而殉其所不为”的角度,说明世俗的整体悲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