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的泡泡宇宙
1927年,比利时科学家勒梅特提出了宇宙大爆炸假说。后来经过哈勃和伽莫夫等科学家的补充修正,逐渐形成了现代宇宙学。奇点在爆炸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经历了多次“暴涨”,一下子拓宽了整个宇宙的范围,各种粒子在此时出现,互相碰撞组合,形成了最初的物质。至于各种天体的形成,还是几十万年以后的事情。

明确了宇宙的起源,还有两个更复杂的问题在等着我们:宇宙的结局是什么?宇宙之外是什么?宇宙的结局有多种预言,比如著名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本质就是从熵增的角度预言宇宙的结局。还有说法认为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黑洞,等待它的结局是“大坍缩”。
霍金认为我们的宇宙被一个巨大的泡泡包裹了起来。泡泡也不是只有一个,许多个泡泡组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元宇宙”。宇宙的外面可能是一层“膜”,把一个个泡泡包裹起来。这是除多维平行宇宙之外的另外一种假说。

这个元宇宙就像一锅浓汤,会不断地产生泡泡,每个泡泡都是一个宇宙。当泡泡开始膨胀,宇宙便进入了暴涨阶段。当泡泡破碎了,宇宙开始坍缩,直至消散。好吧,挺有意思的设定。
2006年6月,霍金举行了一次学术报告,主题正是他的宇宙观,即泡泡宇宙假说。如果这一假说成立,多元宇宙论也将成立。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在我们身处的宇宙外面,还有无数个宇宙,它们都被泡泡包裹住了。每个宇宙里对应的物理规则和运行规律都是不同的,不排除有些宇宙里没有生命的可能。

霍金对这些宇宙,还有自己的假设:
宇宙是概率的,即是无限的
虫洞不再用于时间旅行,而是连接不同平行宇宙的通道
每个宇宙都有自己的物理规则
除了我们的主宇宙,其他的平行宇宙都是死宇宙
宇宙波函数,是被誉为“宇宙之王”的霍金对于宇宙的终极猜想。波函数意味着,一切都是随机的。无数的宇宙随机分配着不一样的物理规则: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半衰期、不一样的电荷大小……所以,你即便进入这样的平行宇宙中去旅行,你无法以我们的时间概念去界定那里,或许你已经去过了,但又回来了,只是毫无察觉。而我们的宇宙只是恰巧匹配了一系列严苛的物理指标的世界,于是才能诞生我们这样的智慧生命体。
人类现在还被束缚在小小的地球上,如果不能认清一些事物的真相,当探索的脚步迈出后,很可能跌入深坑里,所以,宇宙探索,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