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菜鸟成长记人力资源

会讨好人就等于情商高?别再自欺欺人!黄渤来告诉你真相

2019-10-11  本文已影响0人  d2556baa97f3

本文作者 | 尘曦猎头 (ID:chenxi_lietou)

转载请联系授权 (微信ID:StKane2017)

本文共有3500字

如果感觉文章长

那是因为有内涵


不知何时起,黄渤在大家的心目中成为了“高情商”的代言人。

有一次采访,主持人问黄渤:

“大家都喜欢用高情商来评价你,你是这么认为的吗?”

黄渤回道:“这就是一个最大的误会。有些事愿意开个玩笑,你愿意多承担一些,你愿意做一些别人不愿意做的事,就高情商了呗,就这么回事,有时候不太愿意伤害别人。”

此番话说出了情商的真谛:让别人舒服,但不至于委屈自己。

在你的身边,一定有那类想方设法讨人欢心,为此不惜委屈自己的人。

然而这类人通常并非是情商高,而是“狡猾与奸诈”;一个情商高的人,是不会让自己过于“委曲求全”的~

情商高的人,一定是在保持人格独立、平等相处的基础上,让双方的关系保持一种融洽、和谐、舒服的氛围。

但总有的人,觉得自己要是不处处讨好别人,自己就会被人嫌弃。

越这样,越卑微。

在心理学中,这种性格被称之为讨好型人格。

一味的讨好和情商是没有关系的,一个不敢表达内心不悦的人,何来高情商可言?

不敢得罪别人,担心自己一个“不”字,就惹怒了大家;为了讨好别人,能说“不”也不说,尽管内心不愿意;有些人觉得这些人很友善,甚至是情商高,可是,真不是这样。


目录简介

讨好型人格的性格特征

职场心智成长的4个阶段

历史人物诠释讨好与高情商

“01.讨好型人格的性格特征”

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具备讨好型人格的一些特征,只是表现的程度不一样~

先了解下讨好型人格的常见行为有哪些:

担心他人不高兴,尽量不说让他人不高兴的话;

不做让他人不高兴的事,宁愿自己辛苦一些;

不忍拒绝别人,对于他人提出要求来者不拒;

自己有需要帮忙时,不敢麻烦别人;

非常敏感,会关注身边人的喜怒哀乐。

马斯洛曾将人的需求分为5个层次,讨好型人格的人本质上是出于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第四层尊重需求:渴望自己被他人尊重

这类人在尽力满足他人需求,充分照顾他人感受的同时,更多的心理需求,是希望通过自己在各方面的优秀表现,让他人认可自己~

在另一方面,讨好型人格有自己独有的优势:

善于洞察,根据他人的行为、习惯及喜好,满足他人的需求;

较强的同理心,能够换位思考;

对人的情绪很敏感,能及时发现他人的小情绪;

为他人着想;

人际交往能力很强。

由此可见,讨好型人格本就是职场团队中所需要的“好队友”,只是过犹不及,有些人过于“讨好”了~

“02.职场心智成长的4个阶段”

大部分人一开始,都有讨好型人格的潜质,离高情商其实也只是一步之遥,只是自己没有发掘罢了~

为此,我们不得不讨论每个人在职场磨练时,都会经历的4个阶段:初入职场、历经磨练、成熟世故以及自我追求。

高情商和一味讨好,究竟是何时产生了分歧呢?

一、初入职场

刚进入职场,我们一定会问自己一个问题:

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这就是我们的职场初心~

比如:尊重领导、团结同事、与人为善、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勤恳工作......

看,是不是很符合讨好型人格的人设?

所以先别急着否定这类人,只是之后的行为渐行渐远罢了。

对于那些职场老人们,现在回头看看,这些初心还剩下多少呢?

当同事屡次敷衍你、不配合工作,你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对方的工作,还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又或者是忍气吞声,委曲求全?

初心大都相似,但行走半生归来,却各有各的修行~

在职场,初心易得不易守。

初心是美好的,如果能够守住根本,说不定你的人生会走的更顺利、更坚定、更像自己~

二、历经磨练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也许是某个周五的下班前,你约好了小伙伴准备一起聚餐,领导却要求你多留半个小时把材料整理完。

这时你是留下来整理材料还是直接拒绝?

“领导不好意思,今天不太方便,已经约好了要和朋友聚餐了。”

也许领导会很“大度”的让你准时下班,但之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被“边缘化”了,遭到莫名打击或独立......

你的确没有走向讨好型人格的极端,但这也绝不是高情商的表现~

后来,你领悟了职场的不成文规定:

领导说的都是对的,如果领导说的不对,请遵守第一句话。

就在你以为你掌握职场的不二准则,准备大展宏图时,不好意思,你开启了新的关卡:

同事之“两面三刀”。

被同事抢业绩、背黑锅、遭排挤。

为什么会这样?只是因为他们会说话?

你开始羡慕那些会说话的同事,但你明明原本是不以为然的,你开始寻找成为“高情商”的方法......

三、成熟世故

各种职场遭遇激发了你的求生欲。

“不行,我得改变自己,我要高情商!”

于是,你主动和领导打招呼,朋友圈点赞狂魔有你一份,公司组织的活动你也积极响应。

至于被黑锅?

为领导分忧解难,怎么能叫背黑锅呢?

正当自己都被自己“恶心”到了时,你发现效果竟然很明显~

领导开始关注你了,自己的业绩不会让人了,脸皮厚了,说话漂亮了,做事圆滑了。

混职场,也终于如鱼得水了。

职场沟通本就要灵活,只要在可控范围、无伤道德,圆滑也好,世故也罢,何必装清高,孤芳自赏?

也许,我们无法避免,成为当初自己所“讨厌的那个人”,但这又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四、自我追求

职场中,左手人际,右手能力。

有朝一日,自己成为了领导,开始带领团队,或许能在自己的下属中,看到当年的自己~

当新人有个性时,是否能理解对方?

下属需要更多的权利空间,你是否愿意放手?

当竞争对手处于职场危机时,能否伸出援助之手?

最后我们活在了初心和“讨厌的自己”之间~

这才是我们的日常工作状态:宠辱不惊,随机应变,能屈能伸。

并非刻意讨好某人,但也不会委屈自己,恭喜自己,终于修炼成功。

此时的自己,也许就是别人眼中“高情商”的存在~

“03.历史人物诠释讨好与高情商”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有一部分人,行为看似是讨好,但实际却是高情商的表现。

一、和珅

和珅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贪官”之一。

即便如此,和珅给乾隆的印象却相当不错。

在乾隆活着的时候,和珅的地位举足轻重,除了离不开和珅的个人能力,也离不开里和珅讨好乾隆的艺术~

和珅对乾隆的讨好,是建立在充分研究乾隆喜好的基础之上的。

众所周知,乾隆喜欢写诗,于是和珅就拼命研究诗文,常常跟一些文人雅士聚集在一起。

当乾隆让和珅也做几首诗时,和珅能够写出符合乾隆口味的诗文,渐渐的,乾隆就把和珅视作心腹~

这和现如今的职场中,掌握领导的喜好,投其所好,搭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何其相似!

但是这样的讨好,谁又能说不是高情商的表现呢?

有多少人会拒绝呢?

二、解缙

解缙作为明朝大臣,在朱棣在位期间,主持纂修《永乐大典》。

朱元璋有一次约解缙一起钓鱼,过了半天,朱元璋一条都未钓到,解缙却钓了好几条~

众所周知,朱元璋可不是什么大度的人,和自己的臣子钓鱼,自己什么都没钓到,面子上肯定挂不住,就让解缙赋诗一首。

这个时候,解缙发挥了讨好的智慧,吟道:

“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朱元璋一听,原本的郁闷一扫而空,愈发赏识解缙!

在职场中,总会有领导面临尴尬的处境,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类同事,能迅速给领导找台阶下。

虽然有些方式在我们看来过于“奉承”,可将心比心,当我们自己遇到尴尬时,又何尝不希望有人能帮自己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与其看别人出糗,为何不借此机会笼络人心呢?

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更容易让人铭记于心!

三、韩信 

如果有军事迷,那对韩信一定不陌生,被后人奉为“兵仙”~

但是早期的韩信也经历过“胯下之辱”!

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

“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

韩信自知形只影单,为了避免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选择委屈求全,在众人面前,从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

职场中,你是否也遇到类似的事情?

明明是对方故意来挑衅自己,但是碍于彼此的实力悬殊,不得不暂时“屈服”于对方?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这样行为即算不上讨好,更算不上高情商。

但是别忘了,避免让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本身就是高情商的表现之一!


写在最后: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主人公松子应该就是代表人物。

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从小做着白雪公主的美梦,可人生却无比凄惨:

遭遇渣男不断,付出真心得不到回报,最后仍是孤身一人;在垃圾堆里度日如年,成为了一个又胖又丑,浑身散发恶臭的女人。

有一句话至今印象深刻,松子说:“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导致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是松子的性格:

自卑胆小,只知道忘我的付出,讨好身边所有人,盲以为会有回报。

然而,过度的讨好,只会让他人觉得理所当然,反而忽略了你的感受!

职场中,要想做好工作,靠的不是委曲求全,你应该有自己的为人处世原则,不骄傲自满也不卑微懦弱,不卑不亢,懂得圆滑的处理人际关系,也懂得适时拒绝不合理的要求。

取悦自己,不伤害他人,足矣。

推荐阅读

新员工离职是因为太挑剔?马云告诉你:钱没给够,心受委屈了

老板必看!想降低人工成本又不影响业务?优秀的企业家都这样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