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亲子教育

总有这么一些父母,明说是为孩子好,实则害他们

2017-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五福贝

昨天,一位妈妈来咨询,说想给自己4岁不到的孩子报钢琴班,但不知道哪个学校比较好,就来询问一下我们。我们很惊讶,为啥这个妈妈突然间就想着给自己的孩子学钢琴?

我们就咨询这位妈妈报班的原因,原来是昨天去家族聚会,其他亲戚的孩子很多都懂唱歌、跳舞甚至玩各种乐器,钢琴过几级等等。而这位妈妈的孩子还比较小,什么也不会,她觉得自己的孩子不能输了。不仅孩子以后没优势,自己也没面子......

我们终于懂了这位妈妈的想法,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也为了自己的那点“薄面”。

我们问,孩子对于钢琴有没有兴趣?和孩子商量过这件事吗?

这位妈妈的回答都是否定的!

最后,我们建议这位妈妈先跟孩子沟通一下,并且观察一下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方面的兴趣,再进行下一步打算。同时孩子现在也还小,不要急于过早的让孩子学习乐器。

这位妈妈的做法代表了不少家长平时的想法,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一兴趣特长。但不少家长却踏入了相同误区,只知道赶紧让孩子早点学乐器,却不知道孩子学习乐器应该避免的一些问题:

1、早早报班学习乐器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学习乐器不是越早越好。人的成长都有周期性,小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接受的教育也是不一样,像学习乐器应该在4-6岁期间最为合适。

因为据科学研究表明,幼儿时期5-6岁是孩子们音乐信号的唤醒期,这一阶段适合让孩子他们接触乐器,培养乐感。

2、盲目跟风学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学,并且考得不错的成绩,也拿了不少的荣誉,然后要求自己的孩子也学,这是很多家长的做法。

其实孩子学点乐器也没错,可以锻炼大脑,培养孩子的协调能力以及陶冶情操等。但家长们却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孩子喜欢小提琴,却偏要学钢琴,或者孩子都不喜欢却被锁在家好好联系。

这些都容易让孩子产生厌烦的心理,并且让孩子再也不想学任何乐器了,效果适得其反。

3、考证是学习乐器的最终目的

当兴趣背上功利性,便不再是兴趣,成了一个获取虚名的工具。孩子和家长都辛苦,长长的考级计划表,今年多少级,明年多少级,孩子看了都觉得可怕。

对于孩子来说,考级应该是顺带的事,而不是把十级当成终极的目标。当孩子喜欢上自己学的乐器并且投入其中,拿下级别证书是很容易的事。

每一位家长,不一定要懂得考级内容,但一定要懂得艺术的发展规律,配合老师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教学,这样,孩子才能获得相应的技艺,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也就水到渠成。

4、把孩子一时的乐趣当成“天赋”

曾经有这样的家长,因为看到自己的孩子竟然自己去拉小提琴,拉得似乎还不错,然后兴奋不已,感觉自己的小孩子应该是有这方面的天分。接下来的事就是开始请老师,努力学。

开始小孩子学得也挺快,但学了几个月之后就再也不肯学了。问孩子原因,说当初拉小提琴是因为看着觉得好玩~

三分钟兴趣不等于天分,即使有天分也得按照合理进度来安排,家长们不要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父母希望孩子能培养多点兴趣是好事,但应当先弄清楚几点:

一是不要以考证为目的,唯证视图;

二是不要期望孩子成为下一个“郎朗”;

三是乐器的学习需要“持久战”,要得有这思想准备;

乐器只是提升孩子成长的辅助,家长朋友们不要颠倒了主次。而对于有孩子参加乐器学习的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学,能让孩子更快提升。

关注孩子健康成长,提高孩子情商教育是我们五福贝情商教育一直在做的,如果你有更多的儿童教育问题,我们来解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