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随笔精选录

苏州游记(三)苏州博物馆

2020-06-08  本文已影响0人  艾冰台

刚到苏州,妻就总是叨叨着要去苏州博物馆看看。在我心里想,苏州一个不大城市,她的博物馆能有什么惊艳的藏品吗?为啥妻总是念念不忘呢?

苏州博物馆就在拙政园西面不远,中间隔了忠王府。东北街上正在布置背景,晚上又有什么有关博物馆的活动吧。下午一点,通过体温检查,展示个人的苏城码就可以进入博物馆。进了大门看到博物馆远景,感觉有点疑惑。这里是博物馆吗?感觉有点像民国或宋代的民居,但看到那个钢结构又融合了现代的特色。这是哪个大师的手笔啊。

进入后的大门

进了大门稍一看介绍才知道,竟然是大师贝聿铭的手笔!!说起贝聿铭,按照妻的说法还是他们家的远方亲戚。苏州博物馆不大,就三层楼面,主要展品在两楼,庭院内那些别具特色的建筑对于我来说更加吸引人。苏州,古称姑苏或平江,馆内的展品都以小巧细腻著称。最早的有史前良渚文化的陶器瓦罐。但在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或许更能吸引人。夫差剑就是代表!同时虎丘塔夏古墓中的秘色瓷的碗碟,以及佛教无名舍利子成了镇馆之宝。展馆的顺序按照历史年代,按照苏州特有的风俗文化,按部就班缓缓推进。有了微信小程序的解说,不再像没头苍蝇般乱撞,听着解说可以更好地了解苏州的文化。


荷叶碗
八棱白瓷碗
二楼过道
太湖石石榴树

馆内展品特色不多,但馆内转换间的小庭院如同苏州园林般却和馆内风格相得益彰。那石榴树旁的太湖石,那瘦,露,透,窝在青草中,和火红石榴花相映。馆内有一处墨戏堂,仿古建筑。整个建筑模仿古代建筑的榫卯结构,屋顶铺以稻草,活脱脱是一间草庐。草庐外,靠白墙处遍植安吉竹子,笔直修长。夕阳下,那白墙上的竹影摇曳,那就是一幅幅墨竹图。坐在草庐内,泡上一壶茶,看着修竹萋萋,真乃雅趣之至。


墨戏堂



馆外的水上庭院更是一绝。隔着水塘,对面随意摆放的几处石头,成排成列,遥遥看去那就是山脉层峦叠嶂。倒影在水中,水中的游鱼再影子间穿梭,有点漓江山水的味道。河中的栈道自然把整个小湖分成两半,北面是假山,南面就是南方民居的外墙。智者乐山,仁者乐水,如此一来在这片寸之地竟然都已经具备,真佩服大师妙笔。博物馆的出口就是旁边的忠王府,太平天国忠王的府邸。或许是还在规划,里面的很多殿堂竟然没有匾额,但院内的树木就能告诉我这里曾经的奢华。

忠王府大殿

怪不得妻叨叨着要参观苏州博物馆,这布置和环境确实不错,值得一游。风格具有独特的魅力,不像传统博物馆那种一本正经板着脸的感觉,她自然而然的把传统和现代融合,让人看着就有种说不出的惬意和舒服。很多布置背景就是那么恰到好处,多一分就显庸俗和奢华,少一分略显寡淡平庸。即使不参观内饰,就在庭院里走走也能体会姑苏城特有的江南园林特色。看来以后再到苏州,苏州博物馆应该是必游之地。

2020.6.8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