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长江的宏大。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是黄河的磅礴。
翠峰一滴三江水,珠流万里到南洋。
是珠江的奔腾。
壹
我们很难想象,一滴水,是经历了怎么样的号召和跋涉,慢慢汇聚成涓涓细流,尔后成为滔滔不绝的江水,越过高山,从十万大山的峡谷中奔腾而出,绵延万里,最终汇入洋洋大海。
沿途揽胜,是数不清的山,看不完的树,流云星河,还有人间的万家灯火。一路疾驰而来,她也孕育了众多的灿烂文明和五彩斑斓的文化,人们仰慕她,爱戴她,也敬畏她。她是南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中国第二大河流——珠江。
邕江,珠江腰部最意味深长的一段。作为珠江水系的一部分,她始终与珠江共生共长,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邕江始流于南宁宋村左右江交汇之处,但这只是邕江狭义上的源头,追根溯源,她真正的源头,也就是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区城北50公里的马雄山东麓的珠江源。
贰
在保家卫国这方面,中华民族从不含糊。古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情魄力,今有“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大国实力。中华民族之所以屹立不倒,是因为有一群热血的国民,他们奋发图强,自强不息,不受压迫,敢于革命。雄雄中华的这片黄色土地不仅孕育了坚强的生命,也哺育了励志的精神。
南宁,这片土地上也曾上演过众多的红色传奇。邓颖超说她是“喝邕江水长大的地地道道的南宁女儿”;孙中山在这里发表过《关于广西善后方针》的演讲;“南宁兵变”是邓小平同志军事生涯的光辉起点;昆仑关战役的胜利,大大挫伤了日军的士气;一代又一代人效仿着毛泽东邕江冬泳的行迹。这桩桩件件事项里流淌出来的红色基因,已经注入到每一个南宁人的血液里,成为与生俱来的一部分。自强自立,敢于革命,敢于创新成为了南宁人精神里面最光辉的注脚。
叁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传承了千百年,《三字经》的启蒙教育意义不言自明。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传授实实在在的硬知识,更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培育正确的价值观。书院,和当今学校一脉相承,这是培育人才的厚土。但是,相比于当代义务教育的普及,在古代,能够接受到正式的教育就显得尤为可贵。书院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的推动,从有教无类,到因材施教,南宁教育历史的征程也是相当漫长的。
书院文化,是南宁有容乃大的现象之一。从宋代大词人秦观创办的秀林书院,到明代王阳明创办的敷文书院,再到后面的明镜书院,一路书香,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