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

专家谈俄乌冲突有感

2023-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cycbc2004

  中国著名俄罗斯问题专家、复旦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玉军先生近日谈到了俄乌冲突,总结有以下几点,专家就是专家,说的非常到。

    1.全面吞并乌克兰,把乌克兰重新纳入俄罗斯版图,这是俄罗斯内心的真正冀求,但现在看来非常困难。事实上,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之后,乌克兰一直在加强军队建设,军事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乌克兰军队的抵抗能力和乌克兰国民的抵抗意志,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战争的走向。这都决定了,俄罗斯不可能全面打垮乌克兰。

    2.俄罗斯发动这场战争的根源有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从历史层面而言,俄罗斯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战略文化基因是其对乌作战的宏大历史背景。它促使俄国总是试图在其周边地区获取“缓冲地带”。从现实层面来说,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战略形势的判断是俄在后苏联空间“重整旧河山”、直至对乌发动军事行动的现实根源。普京执政后,内心有一种强烈地为苏联解体复仇的渴望。

3.对乌发动军事行动绝非孤立事件,而是其重建帝国战略的重要一环。2000—2007年,俄罗斯借助高油价实现了较快经济增长,而美国则在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普京由此做出了“俄罗斯已重新崛起、美国将不可遏制衰落”的判断。而近年全球疫情蔓延更让俄罗斯认为世界秩序加速碎片化,俄罗斯应利用“无规则游戏”加速在后苏联空间恢复主导权。于是就相继出现了2008年的俄格战争、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和乌东地区冲突,2021年俄白联盟国家的全方位推进、俄借美国撤军阿富汗之机迅速增强在中亚地区的安全影响力以及2022年1月的哈萨克斯坦事变。

4.中俄关系

  俄罗斯是一个拥有300多年帝国外交传统的国家,完全信奉国际关系中“没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的原则,历史上多次迅速调转船头、背弃盟约、撕毁合同。对于俄罗斯来说,只有中美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越激烈,它才能够减轻自身的压力。俄罗斯恰恰是在利用中美战略竞争的机会,在国际上频频采取强力手段,加速恢复帝国。实际上,正是苏联解体,让中国去除了长期面临的安全压力,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放在经济建设上,通过改革开放和全面融入既有国际体系实现了经济腾飞和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要防止美欧和世界其他国家、包括周边国家把对俄罗斯的不满转嫁到中国身上。同时,要坚持中俄关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第三方”的根本原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