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实验让你了解“具身认知”——你不了解的那个你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也称“具体化”(embodiment),是心理学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具身认知理论主要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
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觉,反之亦然。简言之,就是人在开心的时候会微笑,而如果微笑,人也会趋向于变得更开心。
实验一:卡通图片实验
心理学家把受试者请到实验室,给他们看一些卡通图片,并让他们对卡通图片的好笑程度进行打分。
心理学家把这些受试者随机地分成两组,一组使用嘴唇含住一支笔,注意不要让笔碰到牙齿;另外一组是用牙齿咬住这支笔,注意不要让嘴唇碰到这支笔。
很显然,不论是用嘴唇含住笔,还是用牙齿咬住笔,与受试者判断这些卡通图片是否滑稽好笑,没有任何关系。
但实验结果表明,那些用牙齿咬住笔的人,会认为这些卡通图片更好笑,更有趣;而那些用嘴唇含住笔的人,会认为这些卡通图片完全没有笑点。
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你手边有一支笔的话,你不放试着先用嘴唇含住笔,然后再用牙齿咬住笔。
当你用嘴唇去含住一支笔时,这个时候,嘴唇是撅起来的,嘴唇撅起来是什么表情?想象一个嘟着嘴的小朋友,他其实是生气、不高兴。而当你用牙齿咬住一支笔的时候,这是一个微笑的表情。
所以,当你用牙齿咬住笔的时候,你脸带微笑,因此你会认为这些卡通图片更好笑。
实验二:铁索吊桥实验
请你想象在这两种情境下碰见了一个女孩。
第一种邂逅情景是你在一个离水面很近,非常宽敞牢固的桥上面碰到了一个女孩。
第二种邂逅情景是你再一个离水面一百米高,不停地晃来晃去,看上去十分危险的铁索吊桥上,碰见了同样一个女孩。
这两种情景,你认为哪一种情景会让你觉得这个女孩更漂亮,更让人动心?
从逻辑上讲,这是同一个女孩,因此无论在什么地点,在什么情境下碰到,你都会认为她是同样地吸引人。
但是,你会认为在一个离水面一百米高的铁索桥上面,在这个危险的地方,碰见这个女孩更吸引人,更让人动心。为什么?
道理很简单。当你站在一个离水面一百米高、摇摇晃晃的铁索桥上面时,你会紧张,你会出汗,你的心跳会加速,你的肾上腺素会大量地分泌。
而当你看见这个女孩的时候,你并不认为你此时出现的心跳加速、出汗、肾上腺素分泌是因为你害怕了这个桥。你会把这些生理反应错误地归结到,是这个女孩让你的心跳加速、让你呼吸加促、让你手心出汗。
甚至当你走过这个桥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你发现你的心跳依然很快,汗腺还在不停地分泌。你会想,这个女孩真的很吸引我。
其实,这个女孩是否吸引你,你并不知道得那么准确。而你现在的身体状况,会影响你的判断。
实验三:丝袜实验
邀请被试者参加一项实验,任务就是挑选桌子上的长筒丝袜。
你肯定会仔细观察长筒丝袜,细心比较它们的差异。
但其实,在你做出你的选择之前,心理学家已经知道了你的答案:你一般会拿起最右侧的那双丝袜。
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你是右撇子,右撇子的人会习惯拿起右边的东西,而不是左边的东西。
这个道理在商业上有一个常见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价格高的贵重东西,通常会被放在顾客右手能够碰到的地方;而那些便宜的东西,却一般会放在货架的左边。
所以,回到刚才的实验中,你以为你是在根据你的美学品位作出了理性判断,但是观察者会知道,真正影响你决定的,只是你是左撇子还是右撇子而已。
从以上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以为自己做出了合乎逻辑的判断,其实却忽略了“具身认知”对我们的影响,这也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让我们多点旁观者的角度来评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