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大学柳少侠带你投资区块链区块链研习社

STO凉凉?

2018-12-03  本文已影响1人  币市柳少侠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霍学文在“2018(第十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演讲中告诫STO从业者,如果在北京开展活动,政府将视同非法金融活动予以驱离。

这是国内监管方面对STO的首次发声,此言一出,很多媒体传播,引起不小的波动。

但是这位局长说的另外一句话也很耐人寻味——STO需要听政府安排。那么,大家为什么对STO这么重视呢?STO在中国有没有前途呢?

01

什么是STO

简单的说,STO = ICO +法律合规性。

STO(Security Token Offering),证券型代币发行,就是把非法的ICO合法化。

证券(Securities)是有价证券的简称,是一种表示财产权的有价凭证,持有者可以依据此凭证,证明其所有权或债权等私权的证明文件。例如:股票、债券、权证和股票价款缴纳凭证等。

一般证券的基本属性有市场性、流动性、报酬性及风险性四种。

这里多说一点,今年6月,美国SEC融资监管部主管William Hinman表示,SEC不会把以太币和比特币归为证券。

决定一个东西是否属于证券的关键因素,在于其售卖方式、特定权益的承诺和它的具体行为方式。

William Hinman表示,以太坊的运行方式是高度去中心化的网络,不属于具有证券发行特征的集中参与者类型。

可见,判断一个代币是不是证券,要根据其产品情况而定,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

如果比特币和以太币是证券的话,需要向SEC注册,需要做KYC和AML,这些肯定会引起一场抛售潮。

所以,证券是受到政府严格监管的,大部分投资者买证券(比如股票、房产)是为了获取收益。

但是股票、房产这些证券比代币的流动性低,所以人们想出了把证券通证化(Token化)的方式,来提高股票、房产等证券的流动性,这就是STO。

可想而知,一旦把现实世界里的证券用代币的形式流动,那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在今年2月份举办的亚布力论坛期间,融创董事长孙宏斌称,2017年房地产行业的规模将近13万亿到14万亿之间,房地产应该是一个规模可达15万亿的行业。

02

监管难,难监管

在2017年,ICO资金达到40亿美元,其中有10%的资金被盗走,而且利用区块链、ICO等概念发币欺骗现象层出不穷,大量的投资者因为盲目投资,损失严重,所以政府没办法只能一刀切,禁止ICO。

但是Token的价值是不容小觑的,行业里走在前面的人不断想出各种办法来让Token更易监管,或者发挥价值,比如币改、链改,但是效果不大。

最近几个月出现的STO成了熊市中从业者们的救命稻草,不少人想通过STO来完成项目的融资,但是人们对区块链的认知跟不上区块链、Token的发展,国家的法律也滞后。

据京师律师事务所部门主任、北海国际仲裁院仲裁员卢鼎亮律师表示,STO在美国是可以的,在国内存在一定障碍。

本来ICO的监管已经让大家头疼,现在又出现了STO,岂不让人不知所措,慢慢来。

03

  美国监管态度  

根据美国证券法的规定,在美STO发行有两种选择:通过SEC注册或符合相关一条或者多条条例。大部分STO选择第二种,如Reg D豁免注册。

在2017年12月11日关于加密货币和通证公开发行的声明中,美国SEC主席Jay Clayton表示,发行证券必须遵守证券法律制度,无论证券发行方式如何变化。

据媒体报道,截至在10月25日,约有39个STO项目通过美国证监会审批。目前审批的项目基本基于三种资产:基金、房地产、股权。

多为美国本国项目,对于海外项目,海外许可化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美国证监会审批时比较慎重。

据顺利通过的发行方透露,从获批到发行,整个流程中,SEC没有任何辅导,只有监管。

但是中国的项目想要在美国进行STO该如何操作呢?

枫玉科技创始人、法律专家王运嘉博士向少侠透露,美国的STO法律环境非常完备,他们的项目已经在向SEC申请STO了。

据少侠了解,中美STO联合服务中心的中方代表单位是枫玉科技,他们在寻找靠谱的项目,帮助项目方在美国进行STO。

看来,STO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一切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下面两个二维码,你可以先添加【币市柳少侠】知识星球,然后添加少侠微信,少侠会根据一定的门槛要求拉各位进微信群。

推荐阅读:

EOS的最大挑战者——ADA深度分析

EOS深度分析——真的能超越以太坊吗?

币市柳少侠:写人人都能看得懂的区块链文章。

本文为“币市柳少侠”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

转载须在文章题目后注明“文章来源:币市柳少侠”

若违规转载有权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