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味道是甜的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他就是第一个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全文翻译成中文的浙江文化名人--陈望道。
那是1920年的冬天,在浙江义乌的一个小山村,一曲曲悠扬的笛声时常打破这个山村的宁静。这是当地染坊主的小儿子,为了转移村民的注意力上演的一个小插曲。因为他大哥陈望道正在柴房里翻译一本将改变中国历史的巨著。如此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怎么会落到一个染坊主儿子的头上呢?
陈望道出生富裕之家,和当时不少进步青年一样,他于1915年去日本留学,在他的两位老师河上肇、山川均那里,第一次认识了马克思主义思潮。 不久五四运动爆发,陈望道毅然决定回国,而当时浙江的新文化运动现状却令他有些失望。正当他进退两难时,浙江第一师范的校长经亨颐看中了陈望道,邀请他出任国文教师。
1920年初,陈望道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上海的信:当时上海著名的报刊《星期评论》,邀请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这项重大的任务就落到了陈望道的头上,他立刻带着英、日版的《共产党宣言》秘密回到了他的故乡---浙江义乌。
那年的冬天,陈家的柴房总是彻夜亮着一盏煤油灯,为漫长的冬夜带来一丝光明。这是陈望道正在挑灯熬夜埋头翻译《共产党宣言》。母亲心疼儿子送来粽子红糖,全神贯注的陈望道,错把墨汁当红糖,蘸着粽子吃的满嘴是墨,还全然不知。当母亲问他红糖够不够甜时,陈望道还连连说:够甜,够甜了!
三个多月后,陈望道带着翻译好的《共产党宣言》来到上海,正在校对印刷时,意想不到地巧遇了一个后来成为《共产党宣言》的忠实信徒--毛泽东。毛泽东在与斯诺的谈话中说到: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是他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第一本书。他还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多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每阅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之后,《共产党宣言》一版再版,从此它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信仰,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1920年8月,第一本中文版的《共产党宣言》正式出版!
共产党宣言1977年10月29日,陈望道因病逝世,临终前,他将毕生积蓄的22万元人民币,作为党费全部交给了党组织,以此践行了他终生不变的信仰。
历史的车轮滚滚滚向前,至今回味陈望道蘸墨汁吃粽子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依然历久弥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信仰的味道是甜的,为了甜蜜的信仰,可以如痴般地去追求……
回望近代历史,正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犹如一颗火种,在中国点燃理想之光,照亮了中国革命先驱者在漫漫长夜里摸索前行的道路,开辟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寻求民族复兴的苦难辉煌征程的新道路。
仰望星空,多少革命先驱、仁人志士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奋斗的赞歌,脚踏大地,我们作为接班人,更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奋进新时代,永远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