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骚论道】《道德经》第二章:变动不居 周流六虚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二章
我一直觉得,愚蠢的人有了信仰不代表就能变成智者,因为他们本身智力和思想境界的高度,决定了他们必然走上迷信之路,把迷信当信仰,把无知当先知,就是拿鸡毛当令箭。甚至说,他们信仰的根本不是真正的主,而是心中那些虚伪肮脏的东西所幻化出的伪上帝,以作为他们继续执行愚蠢的皇帝新衣。他们以为把他们心中所想用主的名义说出来就很高大上,其实只会让他们显得更low。
主的心中,真的会有善恶对错之分吗?
如果说,世间诸法,真正殊途同归的话,我相信,主的本质,应该是一片虚无。
庄子的《齐物论》中说:”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正承接上一章所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从无,到有,再到有分别,再到有是非。这是一个道不断亏损的过程。
分别,就像阴阳鱼一样,代表了事物的一体两面。
正如这一章中所说,“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事物的分别,依赖于一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因人而异,标准不同,划分也不同。就比如说,说话这件事,对于一个身心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是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却是很困难的。
如果说分别是一个事物依赖于一定的标准,做出的客观划分,是非,其实就是人站在一定的立场对于分别的不同的主观态度。四象分为少阳老阳,少阴老阴,用卦的角度来看,就是阴爻阳爻的二位排列组合。如果再抽象成二进制的话,就是一个两位的二进制的所有情况,我觉得可以理解为,一位代表着这个事物的客观分别,一位代表着人对它的主观态度。立场也是因人而异的,因此对于同一个事情的同一个面,人们可能有不同的态度。比如一次考试出得很难,有的人觉得说,这样不好,学生考出来没有自信,压力太大,有的人说,这样很好,因为考试的区分度很大,可以真正测试出学生的水平。再往大了说,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的两面持相反的态度,最终导致了分歧和矛盾。庄子的《齐物论》中有说儒墨之争是“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儒墨之争的缘由,便是如此。
当理解到这里,就可以反推出一个人思想境界提升的过程了。
你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去思考问题,就会对同一件事情产生不同的态度,然后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别人会这么想,这么做。因此,你会慢慢地意识到,事情本身没有是非对错之分,只是立场不同角度不同而已,本质上就是一种主观的偏见。因此,你会慢慢地丢掉立场,你对任何事情都不再有态度,也因此,对于事物的态度你形成了一种虚无的状态,虚怀若谷,海纳百川,你自然而然地能包容别人的不同。
再然后呢,你发现,所有阴阳两面的存在,都依托于一个标准,而这个支持事物本身客观分别划分的标准,也是一个一直在变的东西,同样有一种客观的偏见在控制着它。于是慢慢地,你又会抛弃这种对于事物分别之心,对于事物的分别又形成了一种虚无的态度,万事万物都是一般模样。
再然后呢,你就会发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都是虚妄,一切有的本质,就是一片无止无尽的虚空,最终极的,真正意义上的虚无。
特别喜欢《legal high》男主角古美门的一句话:““正义是随立场改变的,获胜的才是正义。”
真实意义上的正义,随着刚才的探讨,不难发现其实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就是一片虚无。然而,不可能所有人都明白这点,所以真实意义上的正义,却是没有实际价值的,所以,获胜即是正义,就是在透彻地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正义之后,反向切于实际地追求具有现实意义的正义的理念。
所以,什么样的人永远不会输?
不赌的人和一无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