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2016-05-02 本文已影响26人
珊珊雁字回ss
我们必须分离。
所以,才有了那么多凄婉缠绵的字字句句。
这两日读王玉洁的《不似当时》,读来读去觉得实在不是绝好的文字,坚持读的原因,是因为书名出自周邦彦的《少年游》。
朝云漠漠散轻丝,楼阁淡春姿。柳泣花啼,九街泥重。门外燕飞迟。
而今丽日明金屋,春色在桃枝。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其实我向来不喜欢周邦彦的……那种清清淡淡的诗句,在过去,从来都不是我的心头所爱。
但是这一首,却实实在在的爱。
当年的幽会,狼狈而晦涩,那时的心情,是没有未来的绝望,而今鸾凤和鸣,风和日丽,两人对坐,却发现爱得最深的时刻,正是那过了今日不知道有没有明日的岁月。
王玉洁用这句诗做了解读古诗十九首的题目,是刻意,还是巧合?
十九首中的主人公,有思妇,有游子,无一例外,都是失意人,有的盼着离人归来,有的盼着回到故乡,这长路漫浩浩之间,两人的眼神穿过时空,交汇在我们心上,敲痛我们的灵魂。那辗转反侧,那无边的揣测,那收到心上人一端绮一件冬衣的欣喜,那久无音讯不知今夕何夕的惶惑,牵动我们的眼角,惹出我们多少眼泪。
而当离人归来,游子还乡,当岁月归于平淡的时候,我们能缅怀的,也就是小楼冲雨的那个时刻。漫长的思念,纠结的心情,小心翼翼的试探,在岁月静好,含笑两相望的时候,恐怕也是最难忘的回忆。
然而我们必须分离。你有你的壮怀凌霄汉,独行千山,我有我的婉转低回,岁月荏苒,这样的离别不怨你我,只怨命运,从来不肯让人过的快活。
所以离别就离别,但是还是怀了隐秘的心思,在杨柳边送别,希望柳丝能系住你的心,在芳草地里送别,见着芳草,当怜我一片痴情。
那你与我曾一起走过的路,见过的一草一木,就代替我,默默地陪伴着你,即使是天涯之远,我也相信,你能懂得。
我盼你归来,为你采一捧卷耳,就着温热的女儿红,在摇曳的烛光下,与你对饮,这一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