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力,都是被逼出来的》

2020-09-18  本文已影响0人  豆得范

我妻子跟我讲过一个故事:她前公司的同事,是一个生活没什么压力,工作清闲,工资不多,但还算稳定,谁知公司效益不佳,大裁员,恰逢他刚刚生子,被逼无奈,只好出来自己创业。

后面得知,他公司做的还不错,收入比他打工时翻了十倍。

问他为什么变化这么大,他说:“都是逼出来的…”

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大多数人每天过着日复一日的生活,每天做着同样的工作,和同事重复着着同样的调侃,待在“舒适区”,无法自拔。

可曾想过,你只要逼自己一把,完全可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今年的疫情,是一场“黑天鹅”式的突变,这样的突变“逼”出了两个变化:一是人们习惯的快速养成,二是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变强了。

从表面上看,疫情是一场灾难,但从内在来说,它推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人也是一样。看待事物,不应该只看事物的一面。就像我们在贪图工作的安逸,是否有意识到危机已经悄悄潜伏。

主动选择不确定,才是拥抱确定。

有句话说:“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不断改变。”

当我们生活和工作已经陷入一种看似安稳的状态时,我们其实就要开始警惕和反思,怎样才有新的挑战?在生活和工作中可以有哪些改进?我们的认知是否需要提高?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感受,好长一段时间,没有新的事物刺激到我,我就觉得内心很慌,这种感觉就像在浪费生命一般。这时,我会去主动去尝试去“犯一些错误”,看看能否有新的发现。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主动“失马”,才能快速检验是福是祸。

塞翁是被动的失马,但现代的社会,瞬息万变,如果我们依然被动接受改变,那我们就置身于忧患之中,等待我们的将是“淘汰”。

被逼是一种无奈,做一个主动“逼”自己的人

现在,谁都知道小米手机,知道风光无限的雷军,但谁知道雷军在创办小米之前,已经是金山的CEO,这在一般人看来已经登顶的职位。但他却“逼”自己做他真正像成为的那个人。

不要等到危机来临时,而什么都没准备,居安思危,在任何时候都是值得遵循的真理。

做一个主动“逼”自己的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