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想法

我被罗子君们烦透了

2017-07-19  本文已影响236人  小溪流_3f91

这真是一个蹭热点的时代。最近,满屏的罗子君,满屏的前半生,我被烦透了。

似乎一夜之间,大大小小的网站、专栏、公众号都扑在了研究该电视剧的热潮里了。内容涵盖方方面面,大到情感、婚姻、育儿、心理、成长、女权、读书,小到服饰搭配、妆容设计、运动健身,甚至还有谈判技巧、诉讼须知等干货供应。从全职主妇、家庭阔太、小三、渣男、心理咨询师、闺蜜这些角色剖析,到出轨、被离婚、最强逆袭等高频词语闪现,再到各类段子的轰炸,似乎人们都成了专家,似乎人们都爱上从细枝末节、从文艺作品里获得人生启迪,似乎人们不关注它们都不配和朋友聊天。不管怎么样,这部剧火了,伴随着这部剧的探讨还在继续,跟着这些已经深入到剧里每个人、每个细胞的探讨,大家不知不觉地陷入一种古怪的全民狂欢。

不得不说,很多文章我是点开看了的,而且是认真看了的。但是,这铺天盖地的网文,让我十分反感。对不起,我可能要得罪很多人。虽然这些网文写的都还不错,甚至有的堪称良心大作,即便是一些短小精干的段子也是构思精妙直抵人心。至少,我是写不出来的,我是佩服的。

我写不出来,这并不影响我的反感和抗拒。可能正是因为太多太细碎了,或者太深太宏大了,反而让人窒息,以至于排斥。办公室里的小姑娘强烈推荐这部剧,我本打算要看的。其实就算没有人推荐,我也会看的,就冲着马伊琍、靳东这几个演员我也会去看的。但是,直到现在,电视剧我还是没有看。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就是不想看。不知道是不是我太古怪,总之,跟风和被看电视剧的感觉有点不爽。

虽然我不止一次地跟过风,看《摔跤吧,爸爸》,看《欢乐颂》,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看吧,这些剧无一不成功,无一不享受过被各种蹭的待遇。前一段时间,我们的屏幕不正是被这些热剧霸占的吗?可以想见,过不了多久,随着新剧的开播,新一轮的关注又会开始,而罗子君也好,前半生也好,则会很快被人们遗忘。

不管将来如何,至少目前罗子君们依然活跃着。大约是因为剧还在热播。这也就不难理解围绕电视剧的讨论要比围绕电影的讨论更多时间更长一些。《摔跤》再经典,进电影院的人远没有看电视的人多。电影总共不过两个小时,最多上映个把月,一次消费。而电视每天90分钟,算上各电视台轮翻接力播放,少算也得有几个月光景。每天都在眼前晃,想不注意都难。就像一个单位里,晋升最快的,基本上都是那些有机会经常在领导跟前晃的人。

网上的热点文,也不止针对电视剧,也有社会事件的。但社会事件只发生一次就结束了,即便关注到,也不足以持续。所以,蹭热点最有效的就是电视剧、电影次之,社会事件再次之。

此时,我们不得不叹服网络的超强传播力,也不得不叹服信息时代的瞬息万变。哪怕在某一时段被推至无人能及的制高点,如果没有持续待在制高点的两把刷子,便会立刻有新的制高点将你淹没在热点世界的汪洋大海中。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电视剧都会被蹭,只有那些本身够热、够水准、够有话题的,才会被蹭。而蹭着蹭着,被蹭者又会更火。这也算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良性循环吧。

这让我想起了无数的红学研究者,把一部《红楼梦》翻来覆去研究了个遍,现在依然有无数个专业或不专业的拥趸者,前仆后继,热情不减。站在大学殿堂、科研机构里的学者、专家,如果能看到如今对于各类电视剧的挖掘,不知道是不是会百感交集。我本人也是《红楼梦》的狂热粉丝,在看过很多知名专业学者的研究成果之后,我开始佩服网络上的非专业写手或爱好者的视角和笔法,无疑,后者更具有亲和力和现实说服力。最近在简书上,我也关注了好几个写红楼的作者,每天期待他们更文。相比于蹭热点,可能我更偏好蹭经典。

无论是蹭经典还是蹭热点,我以为,有两点是应该要保证的。一是观点新,二是质量高。没有新的观点,就没有点击率。没有高质量,就没有影响力。点击率和影响力恐怕是互联网时代最大的资源。今天早上刚看了一篇心理专题推送《武志红和罗胖把“心理学”做成了一笔大生意》,短短一个月时间,他们的专栏课就被转化成了1000多万元的销售额。首先,武志红和罗胖用高质量的坚持形成了影响力。然后,他们做出了一个我不知道质量怎么样的知识付费类产品,开始毫无悬念地赚钱,赚很多人一辈子想都不敢想的钱。不知道质量怎么样,是因为我没有订阅,但依照他们之前免费的产品来看,应该不会差,最起码是对得起199元的定价的。

过去,只有文学家、数学家、科学家,这些被冠以“家”的人才可能有这么大的知识趋附力。现如今,罗胖、武志红们即便算不上“家”,也算得上大咖,或是现在流行的网络大V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们的影响力令人震惊。有的大V随随便便一篇文章就可以获得六位数甚至七位数的点击量,大多数还是有质有量的。也有一些专挖名人八卦、专通过博出位、专以低俗和炒作来吸引眼球的,没有真内涵、没有真实力,不是被封号,就是被人遗忘了。

自古以来,文艺作品和文艺工作者就具有快速传播、持续传播的生命力。如果你去问一个幼儿园前的小朋友,或者乡野村夫,他们大抵会知道李白、知道窗前明月光,或者知道某部电视剧、某部电影或某位明星,即便他们已距我们十分遥远。得以留存于世的,文艺更甚。

一部《哈利.波特》风靡全球,作者J.k.罗琳也从一个贫困潦倒、默默无闻的“灰姑娘”,一跃成为尽享尊荣、财产超过英国女王的作家首富。她的粉丝遍布世界各地,受她作品的影响已不止作品本身。比如我儿子因为喜欢哈利波特,买了能买来的一切周边产品,走在街上看见一个破旧些的屋子他会联想到接头地点,立志要去趟有魔法学校场景的日本和英国,立志要考复旦大学哈利波特社。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可能不止作品本身,贯穿于其中的价值观、社会文化甚至细枝末节都在潜移默化他影响着我们。

比如受韩剧影响,很多人去东大门买衣服,去韩国整容,去吃泡菜,去济州岛旅游。有一段时间,我关注了一下中韩电视剧的差别,在此赘言几句,看能不能引起各位文艺工作者的警醒。我国电影电视表现思考、表现焦虑、表现愤怒时,喜欢用烟作道具,于是烟似乎成了有思想的代名词。表现某人没文化没教养则脏话连篇,或是一些很霸道很有威望的人物也是脏话连篇,交通规则、社会规则、礼仪传统甚至道德法律都可以被忽视。与此相反,韩剧的主角上车第一件事永远是系安全带、称呼永远是敬语、喝酒永远是晚辈低眉转身、脏话永远是被处理或屏蔽,还有一次我看到小狗撒尿都被打上了马赛克。如此,久而久之,受影视剧影响的我们就显出了差距。

文艺作品,特别是快餐式的影视作品一定是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是要讲良心的。尤其是现在,人们已经很难静下心来去读一个个大部头的名著,影视剧就成了伸手可及的大众快餐,恐怕更要讲些良心才是。

美剧里的自由思想和生活方式可能影响了一代人,就连结婚穿婚纱、求婚男士单膝跪地、看电影吃爆米花、过生日吃蛋糕吹蜡烛这样的生活小事都成了中国人的规定动作,还有什么是影视剧做不到的呢?!

最后,呼唤清风,让这酷热散去。

顺便说一下,审视过后,发现这篇吐槽文,既蹭了热点,又蹭了名人,不期望点击率,坐等被吐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