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爱好者国学与传统文化

道家思想中蕴含的公民意识(2)

2018-12-06  本文已影响28人  柚子_甜茶

3.道家思想中蕴含的公民意识

现代公民意识教育旨在培养未来公民社会的基本单位,即让公民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在“老庄学派”中就蕴含着一些关于“自由”、“责任”等思想。 本文主要从公民意识的三个基本内容去解析道家思想中蕴含的公民意识。

(1)人格意识

《老子》第二十五章中有“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在这句话里,可以看出老子将人的地位提到了很高的位置,已经能够与“天,地,道”相提并论,这种先进的“人格意识”在古代社会是很新奇的。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这样谈论到:“中国最老的圣人是老子,道家的创始人。……他认为每个人、每个动物乃至世间万物都有其自身特定的、自然的方式方法。”这里谈到的“自身特定的、自然的方式方法”应是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

那么,“道法自然”又是如何体现公民意识中的人格意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来探讨:

一是强调人的自然状态,人被作为独立个体看待;

二是人能够顺应道法发挥其内在自有的自发性。

首先是“人的自然状态”。

从笔者的理解出发:老庄强调“自然之道”,主张人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人。何为自然状态?是不受束缚或是少受束缚的一种状态。那么,为什么要主张“归于自然”呢?原因在于受到了束缚,来自“民”这个身份的束缚。这里的民不是我们所说的公民,而是臣民,国君的臣民。在“君民身份”下,人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君或是国的附属品。因为民得尊君敬君、爱君护君,不能有不忠不敬的想法,这与我们所提的公民意识是完全背道而驰的。

所以,老子强调的“道法自然”解放了人的“臣民”身份,归于自然后,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开始独立的思考,这就与我们所说的“人格意识”相符了。

其次是“人能够顺应道法发挥其内在自有的自发性”,老子提倡“无为”,目的是消解统治者的强制性,鼓励人民的自发性。即实现百姓的“自然自治”,做到“上无为,下有为。”这与公民意识中的“人格意识”是相符的,让百姓能够独立思考,实现“自治”,当然这里的“自治”不是指“人治”,而是“法治”。民的自发性是自然的、理性的、大众的。从内里分析,它是能够遵循道家思想中的“道法”的,即遵循世间万物之理。百姓遵循万物之理,实现“自然自治”,这其中所蕴含的“人格意识”,在当时的封建传统下,是一种思想的觉醒,是对当时封建压迫的反抗。它不仅超前于当时的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也是有警醒作用的。

后期的道教思想家沿着“道法自然”这一向度,进一步发展顺应了“尊重个体”的思想。如魏晋玄学家郭象通过注释《庄子》,将顺性、无待的人生哲学发展为“独化”、“自生”的主体精神。唐代道教重玄学家成玄英则通过疏解《庄子》,继承发展了郭象的思想,认为万物都是独立自生,无待于外的主体。这些道家思想都蕴含着公民的人格意识。

(2)自由意识

提到“自由”二字,就不禁谈到庄子。“自由思想”是庄子的核心思想,渗透在庄子的《逍遥游》、《齐物论》各篇中。他所追求人生境界是自由超脱的。如:他在《逍遥游》中写道:“乘天地之气,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在《齐物论》中写道:“游乎尘垢之外。”这里体现的都是一种自由精神,这种精神不仅是身体上的一种自由,更是精神上的一种自由。而这与公民的自由意识也相应和的。此篇主要从“身体自由”以及“精神自由”两方面来论述自由意识。

首先是“身体自由”,这是一种相对的自由。庄子学说著作中常出现一个字---“游”,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旌旗之流也”,后来也用来描述为一种流动,不固定的状态。为什么庄子这么喜欢“游”这个字?这里侧面的体现了他想要追求一种“身的自由”,即能够在这个世间不受拘束的、不固定的漂流,就像“庄周梦蝶”中的蝴蝶一样。但是,这里的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而是一种相对状态下获得的身体自由。如: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这里说明“无风不得行”,显示出身之自由是会受到外物限制的。

其次是“精神自由”,这是一种绝对自由。庄子在《逍遥游》、《齐物论》中都写出关于“心的自由”,那是一种“心游于自然”的状态。是一种豁达的、超然于外物的自由。这也是庄子认为的真正的自由,即获得心理上的一种自由,不受外物拘束,悠然于这世间道法之中。

不管是“身体自由”还是“精神自由”,这里都蕴含着浓厚的自由意识。当下这个时期,我们实现了身体上的自由,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是法定上的公民。但我们中很多人都还没有实现“精神上的自由”,这种“精神自由”不仅靠外界教育,更多是靠我们自发的去完成,即要学会自由的判断,自由的选择。不能随波逐流,把自己的观点淹没于一种声音中。

(3)责任意识

在《老子》原文中渗透着对当时社会状态的一种忧虑、人民命运的一种关切。

如:《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这句话是说“颁布下来的政令越多,严苛的法令法规越会使百姓生活在困苦之中,最终使民心涣散;在时代背景下,战事越加频繁,那么留在世间的武器就会越多,这个国家就会越来越强横;一个国家里,百姓们用在奇巧上的心思越多,就会导致各种各样奇怪的东西出现;君主对民的剥削越来越严重,则小人之也会越来越多,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可估量的。从这可以看出,这段话是老子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忧虑以及思考;

在《道德经》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这是说老子认为自己有三宝:慈爱、节俭和出人头地。三者都无法舍弃,但慈爱最为重要。这里体现的是老子对于自己价值道德观的认识,也暗含着他对于这个社会道德观的一种期待。

道家的责任感体现在很多方面,有对社会的思考和忧虑;有对民众的爱护以及人类命运的担忧;有对社会道德的思考和期许。这些都与我们所谈的“责任意识”相照应。当下这个社会,我们中的大多数都缺乏“责任意识”,这不单单是说我们不履行我们的义务,更是说我们没有用好我们的权利。我们没有一种作为“公民”的意识,没有一种应有的“履责意识”,所以我们只是立足于自己,去处理问题。但是责任与担当才是一个大国的表现,才是一个大国国民应有的气质。

四、结语

在“公民意识”概念还没有正式提出的几百年前,道家思想中就蕴含了很多关于“公民意识”的内容,所以与其说是道家思想中蕴含的“公民意识”,不如说是道家思想在那个时代的进步性和超越性。

其中,笔者认为最为突出的就是人格和自由理念。因为在封建礼教下,人是不能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存在,在那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注重等级地位的时代来说,人是很难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或者说是条件会限制他们的思想。但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道家思想家提出“尊重个体、尊重个性,主张“上无为,下有为”这些思想,先不论这些思想在当时的先进性,就是放在当代它仍然是有其进步性的,是值得我们从中借鉴的。

道家思想中蕴含的公民意识(2)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