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这些事儿

我眼中的软件项目管理

2016-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jackcui

前言
• 本文为本人在实际工作中,个人经验的总结。因此本文的信息仅仅是个人见解。如有兴趣,欢迎和本人充分沟通。QQ:416187887
• 由于是个人经验的总结,因此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本人的工作经验,以反映本文信息的局限性。
• 1>数码相机领域的日企,经历了3年的软件开发。
• 2>对日外包企业,经历近4年的车载语音识别系统的开发和技术型项目管理。
• 3>在互联网领域,目前有不到2年的产品设计经验。

项目管理到底在管理什么?
• 人员?技术?
• 项目管理总的来说就是管理风险

• 首先是内部风险的管理
• 其次是内部人员的能否有效沟通的风险(本身属于内部风险,但这里单独出来进行强调)
• 再次是外部风险的管理(优先级本应该是最高的,但一般情况下先做好前两个内部风险管理,才有可能意识到外部风险)
• 如何做风险管理(PDCA管理法)

内部风险-什么是风险?
• 风险是什么,笼统的来说:任何影响到最终项目交付的内容,都是风险。
• 什么是项目交付:交付成本,交付时间,交付质量

• 内部风险列举如下:
• 需求风险评估
• 技术风险评估
• 工作量风险评估(工时)
• 项目交付时间点风险评估(工期)
• 项目成员风险评估
• 其他风险

内部风险-需求风险
• 需求文档提供时间点是否满足项目工期的要求?
• 需求文档中的设计缺陷,是否达到了影响项目工期的程度?
• 开发人员在做需求解读的时候,是否充分的了解了需求细节点?如果存在不理解的点,是否会对整体技术架构造成影响?如果造成影响,是否会满足项目的工期要求?
• 测试人员在做需求解读的时候,是否充分了解了需求细节?是否会对测试方法,测试用例的做成造成影响?是否会影响项目交付后的品质?是否会影响项目工期?
• 是否存在需求变更的大风险?【需要和产品经理彻底沟通】

内部风险-技术风险
• 是否存在需要进行技术调研的风险点?
• 如果存在技术调研的点,预估的调研日程是否已经根据项目工期进行了安排?
• 如果最终技术风险上升成了技术障碍,是否有替代的解决方案?
• 在不影响项目工期的前提下,一定要做技术方案决最终策的时间点是否明确?
• 最终的技术方案决策,要由哪些人参与?最终结论由谁来正式给出?
• 如果技术障碍需要调整需求,由哪位技术人员向哪位产品人员主动提出?提出的最晚时间点是否明确?

内部风险-工时评估风险
• 进行工时评估的时候,是否考虑了合理的风险系数
• 每个小团队的工时评估,是否已经按照以往经验配置了不同的风险系数?
• 有些团队可能会习惯性的乐观估计,有些团队可能会习惯性的预估较多风险系数,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团队进行不同的风险系数调整

内部风险-工期评估风险
• 项目整体的管理者,是否给整个团队预留了交付工期的风险系数?

内部风险-项目成员风险
• 成员的稳定性
• 工作的主动性
• 技术能力的可靠性
• 成员与成员之间的能否高效的沟通?
• 当不同成员之间产生意见分歧的时候,是否有做最终决策的流程?这个最终决策的流程,是否每个成员都清楚?

内部风险-其他风险
• 之所以叫其他风险,因为这些风险是未知的,任何项目都不可能在计划阶段预估到所有的风险。

有效沟通
• 沟通,我的理解是:
• 1>听明白对方的表述
• 2>讲清楚自己的观点
• 3>双发达成共识,最次要让双方了解彼此的观点

有效沟通-沟通风险
• 沟通是一个人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但真正最好的,做到位的,做到高效的,其实并不多。
• 沟通产生偏差会导致很严重的问题,例如:
• 小张:xxxx事情,我们以前沟通的时候,你说的是A吧?现在怎么是B了呢?这样的话,我这边的设计都要重新改的,基本浪费了50%的工时。你说怎么搞?
• 小颜:我啥时候说是B了,明明我说的是A啊。怎么搞,你自己说怎么搞?
• 小张:[怒]
• 小颜:[怒],不服你咬我啊

有效沟通-沟通风险
• 发生上面的情况,原因可能有:
• 1>有一个人说谎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中,这个基本是不会有的)
• 2>双方沟通的时候,产生了偏差,导致双方理解不一致

• 如何从流程上解决?可能答案是:
• 正式的沟通结论,一定以文档(文字,图标,流程图等)最终留存下来
• 这样做的好处:
• 文档的形式能够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
• 文档的形式可以留存项目过程中的宝贵信息
• 文档的形式在将来进行“责任归属”判定的时候,是一个有利的依据。【这一条,作为管理者,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使用。因为我们要的是解决当前问题,规避类似问题再发;而不是追究责任。】

有效沟通-沟通风险
• 上面同样的例子,如果加上了文档的保留,和合理的沟通方式,局面可能是这样的:
• 小张:xxxx事情,我们以前沟通的时候,你说的是A吧?现在怎么是B了呢?这样的话,我这边的设计都要重新改的,基本浪费了50%的工时。你说怎么搞?
• 小颜:这样么?我们看看文档再说。
• (看完后)小颜:你看看,我们当初说的是B吧。
• 小张:原来确实是B,我一开始弄错了,这个咋办?
• 小颜:[我们]看看还有没有挽回余地,寻找一个简便可行的变更方案,如果确实没有,风险就太高了,我们就要报告项目经理了。

• 无论如何,小颜摆脱了自己的责任,小张也意识到是自己的失误,双方也尝试共同来解决这个问题。
• 并且小张无论如何欠了小颜一个人情(下次小颜犯错的时候,小张就可以帮助小颜一起来应对了)

有效沟通-沟通风险
• 沟通达成的效果,基本有以下几点
• 1>什么叫做完成?也就是完成的标准
• 2>由谁来完成?
• 3>什么时间点完成(紧急的事情,一定要精确到小时,或者每半小时;通常的事情,至少要精确到天)
• 4>完成后谁主动提出“已经完成”,向谁提出?

• 人员安排,责任人,时间点,主动汇报者,汇报对象

有效沟通-沟通风险
• 沟通中要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去和他人沟通
• 用词也要注意包容他人,不要搞“阶级对立” 。

• 少用“你”“你们”“你们后端的”“你们前端的”“你们运营部门”
• 多用“我们”“我们后端的同事”“我们前端的兄弟”“我们测试的团队”“我们的运营部门”

外部风险
• 什么风险是外部风险?
• 一切我们团队内部无法解决的风险,就是外部风险。
• 小到:周末团队要加班,但是周末中央空调不开机,要热死人啊。
• 大到:内测阶段需要外部实施部门配合,但是目前实施部门反馈他们很忙,最近没有时间配合我们。

发现风险
• 靠谁来发现风险?
• 靠项目经理?靠组长?
• 发现风险,报告风险,人人有责。

• 发现风险:需要靠主动思考风险的意识,需要靠偶然的机会。
• 报告风险:发现的风险,无论大小,一定要报告风险
• 人人有责:团队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发现并报告风险,因为:发现了但不报告,那就等着之后风险爆发的时候,大家一起受苦吧。

报告风险
• 报告风险,仅仅是说明风险么?
• 报告风险,其实不仅仅是说明风险,更重要的是一定要提出自己的解决对策。
• 解决对策可能自己有,也可能自己没有。没有的时候就要表明:目前自己这边没有找到解决对策,希望得到相关人员的支持。
• 但前提是:这个风险在自己的范围内,确实是无法解决的。否则给别人的感觉就是:在抱怨,在推脱责任。

PDCA管理法
•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
• 来源:百度百科

PDCA管理法 Plan
• P (plan) 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

• 工作量是可量化的,工作的完成点是可检查的
• 每一个内容是精确到责任人的
• 每一个内容的完成指标是明确的
• 每一个内容的完成时间点是明确的

PDCA管理法 Do
• D (Do) 执行,根据已知的信息,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 执行是一个过程,过程是要进行管理的。
• 过程管理,需要项目成员按照计划,管理好自己的工作进度。同时管理岗位的人员,需要管理好项目的整体进度。

PDCA管理法 Check
• C (check)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 项目每推进一段时间,就需要根据当前项目的真实进度,并结合里程碑,调整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也就是Plan需要重新按照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调整。
• 具体多长时间调整一次,需要根据项目的工期来灵活决定:
• 例如:1.5年的项目,项目前期每月调整,中期每月/每半月调整,项目后期每半月/每周调整
• 1个月的项目,至少全程每周调整,最后1.5周,可能需要2-3天调整一次

PDCA管理法 Action
• A (action)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 总结上一个小周期内,项目发现了多少风险,哪些风险是可以通过流程,通过制度在今后进行规避。从而在下一个小周期内落实这些流程,并观察效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