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找回那颗好奇心
文:赵欣,两岁男孩的妈妈,正面管教家长讲师,青岛37度妈咪创始人。
———
这是我分享的第12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
当了妈妈之后,开始关注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了解得越多,越发现,父母自己的自我疗愈和成长比对孩子的教育更加迫切。
只有认识到自己行为模式,并找到内在的症结所在,打开它,才可以打开全新的视野。
对孩子的教育,也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
正文开始:
阿德勒说: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这关系包括最常见的同事关系,朋友关系,还包含有了孩子之后才更加凸显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
自从学习正面管教开始,我陷入了对关系模式的探讨的深坑里,对自己的很多行为模式有了觉察,对他人的很多行为也多了很多理解和释然。
当我自己想法改变了,对很多事情的应对方式就会变得不一样,结果自然也会不同。
我曾说过,我学习正面管教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尊重,并且开始在生活中去践行,不断觉察和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真正可以做到尊重。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尊重,有了很多新的理解,其中,好奇心,就是一个给我带来很多启发的词汇。
看了《做自己的心理治疗师》一书,好奇心在人的幸福过程中的重要性,又被我提高了一个层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第一,对自己的好奇心。
很多人并不知道,引发人与人之间冲突的原因,是因为,每个人行为背后的私人逻辑不同。
比如,每个家庭都可能发生的场景,炒同一个菜,老公和老婆的做法完全不同,还彼此看不上眼,很多小事其实是一个模式,比如:
“向对方强烈表达自己的方式是对的,并且试图让对方让步,并同意按照自己的方式来。”
我们跳出来这个怪圈看看:
为什么同一件事情,两个人的做法完全不同?
为什么我一定要让对方按照我的来?
为什么我就必须证明我是对的?
每个人都有很多自己的“正确的、应该的、必须的”,思维模式,而这背后是怎样的一个工作机制呢?我为什么会和别人不一样?
慢慢发现,对自己了解的越深入,越透彻,越能原谅自己,也越能看到别人,于是慢慢放下那些,竞争、控制、要求、应该、正确、必须,整个人也变的轻松自由多了。
这本《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被称为正面管教+,在家长课上我们经常会问家长,你的想法是什么?感受是什么?决定是什么?就是为了通过引导大家对自己行为模式的思考,找到自己的私人逻辑,改变它,就能重获新生。
可以用这个小例子尝试一下:
孩子把牛奶洒在地上了,你很生气,大声阻止他继续喝牛奶。
在这个过程中:
你的想法是什么?(孩子在浪费牛奶)
你的感受是什么?(可能是心烦、恼怒、生气)
你的行为是什么?(大声阻止孩子喝牛奶)
这是对自己的探索非常重要的三个圈,我们的改变,就从这三个圈开始,我们试试看情况可能会变成怎样?
你的想法是什么?(孩子在学习自己喝牛奶,将要get一个新技能)
你的感受是什么?(可能是平和)
你的行为是什么?(给孩子时间,教孩子如何端好杯子,教孩子如何清理地上的牛奶)
这是一个改变的模式,但对自己的好奇心在于,我为什么是场景一的想法,而不是场景二的想法,是什么导致了我和别人不一样的处理方式。如果我想变的平和,我可以怎么做?
第二,对孩子保持一颗好奇心:
这可能是教育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是好的教育。对孩子的生命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不要总想着去教育孩子,才是教育的出发点。
试想如果我们把自己毕生所学,我们的经验教训全部灌输给孩子,得到的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他一定不会比我们更强,反而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他可能甚至还不如我们。
所以,我曾经和孩子的爸爸探讨过,我们就是要去让孩子做那些,已经被经过验证的,我们自己接受不了的事情,这样孩子才能突破我们的思维限制,去到一个新的,不同的世界和高度。
这就需要我们努力放下做父母的权威,真正的去从内在尊重孩子的想法。
记得还是在一次家长课上,我们在做一个关于启发式提问的互动。
有一位妈妈说,这个启发式提问我已经用过了,完全不管用,孩子还是不听我的安排。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很多工具用起来不奏效?
原因或许就是因为作为家长,我们少了那一颗对孩子的好奇心。
我问她,你在向孩子提问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什么?从她自己的表达也可以看出来,孩子还是不听我的,当我们带着“要孩子听我的安排”这样预期去提问的时候,又怎能获取孩子的信任和真实的内在表达呢?
这也是为什么,当我理解到“很多所谓工具的使用,很容易成为大人达到自己目的工具”以后,放慢了对正面管教实践的脚步,因为我认识到,只有自己加深对背后那些理念的理解和应用,才能放下自己的权威,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面对孩子,而不是仅仅用工具让孩子屈服和听话。
比如本文开头的尊重,就是非常重要的理念之一。
而惊喜在于,当你真的用那些理念去觉察自己的行为,不断的修正自己的做法,很多工具自然而然就带出来了。并不需要刻意为了使用工具而去使用它们。
第三,对别人的话保持一颗好奇心
除了跟自己的关系和亲子关系,成人之间的关系可能更加值得思考。
很多时候,很多成见、冲突和矛盾,都来自我们自己想当然的判断引发的感受和行为。
比如,某天某个人说了某句话,你可能会判断为她对你有意见,或者针对你,从此之后你可能就会躲着他,或者对他这个人有了看法。
对一个人话语的好奇心在于,放下自己的评判,和想当然的理解,如果有疑惑,提出一个问题确认一下,可能误解就会被解除,比如:
你刚才的意思是说。。。?
你愿意多说一点吗?
我很愿意听你分享更多~~
当然,前提是,我们真的保有一颗好奇心,而不是质问对方,相信我们真诚的情感流露,会得到对方合理的解释。
因为,如果别人不说,你永远猜不到别人在想什么,你想的那些,只是你自己的想法而已,根本不是别人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人逻辑。
还有一种对别人的好奇心,就是放下表达自己的欲望。
我就是这样一种人,有什么话都想一股脑说出来,不吐不快。很多时候都是我在说,别人在听,我永远不知道听者心里想的什么,但是这样的觉察,已经让我很不自在,一直在努力寻求改变中。
所谓情商高,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忠实的听众,没有太多的表达,评判,建议、意见,只是愿意听对方把话说完,真的就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了。
而很多父母,就是那种等不及听孩子把话说完的父母,我得慢慢改变,不能成为自己不希望成为的那种父母。
第四,对别人行为的好奇心
这并不是要你去窥探,而是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到每个人做每件事,每个决定,每个选择,都有自己背后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处境,不同的生活环境,作出的决定也都是基于自己当下的选择,可能在我们看来,那个决定并不“正确”,但,每个人的决定,都值得被尊重。
习惯性用自己的经验去告知,纠正,表达在自己的认知概念中“正确”和“应该”的事,就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因为,我们自己也不希望被别人纠正,被指责,被评判。
当了妈妈之后,经常会遇到类似的场景,仿佛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给你一些“经验”,告诉你怎样当妈妈才是“正确”的,“好”的。
很多情况下,我们或者我们的孩子就是活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里长大的。
所以我们需要学着改变,首先不要被他人的评判所束缚和影响,有自己的决断。
其次就是,学着不去评判他人,用理解和好奇的心态去接纳他人的行为。
《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找回那颗好奇心说了这么多,分享了自己看完这本书,对“好奇心”和“尊重”的理解。
但其实这本书,是通过一系列觉察活动和行动计划,带领我们回到童年的某个时刻,找到童年的自己做出的决定怎样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私人逻辑,改变它,重新养育自己的内在孩童,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发现自己需要改变就已经很不容易,而真正的改变更需要勇气。
仿佛破茧成蝶,浴火重生,自我发现之后的改变过程很痛苦,但经历过后,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找到自己内心的幸福所在。
-end-
每周分享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籍。
其他历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