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做新媒体还有前途吗?
2019 年,对新媒体从业者来说是个颇为微妙的年份。
从整个大趋势来说,从 2018 年开始,微信生态下就极少再有出现新兴起的头部大号。看起来,“微信大号江湖格局已定”已是一个共识。
同时,市场上的诸多数据来看,微信生态中新媒体内容的阅读总流量和10W+内容都在显著减少,印证着“微信公号打开率持续下降的判断”。
图片来源:清博数据
另一方面,微信生态下的管制和规则也越发严厉和收紧,诸多大号遭遇封号,诸多裂变涨粉手段不断受限,而真正能把内容做好做精的人又总是极少的一小部分,看起来,“公号涨粉”的黄金时代也彻底成为过去。
而另外一边,抖音虽然持续崛起,但抖音生态下的头部大V们,似乎又从来没有达到过微信头部大V们的影响力,而“抖音到底能火多久”也是持续萦绕在业内的一种声音。
再回到许多企业内部的新媒体运营现状来看,可以说,许多公司的“新媒体”工作其实都还处于很初级的阶段,以至于新年伊始,杨不坏的《停更“双微一抖”》又小小火了一把。其中,杨不坏直言不讳,用悲观的论调叙述道:建议从事品牌新媒体运营的小编们不要浪费生命,做些自己也说不清价值到底是啥的工作了。
摘自《停更“双微一抖”》
如此种种下,在 2019 年到来之际,“做新媒体究竟还有没有前途”成为了无数新媒体从业者甚至是创业者心中的极大疑问。
而这,也是本文想要试图探讨的主题。
一
要讨论“做新媒体究竟还有没有前途”,或许我们需要先定义清楚到底什么才是我们所理解的“新媒体”。
就业内来看,或许存在两种理解新媒体的视角。
第一种理解,也是大多数行业从业者当前的理解,他们会把“新媒体”直接与微信公号、微博、抖音等划上等号,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狭义的“新媒体”。
而第二种理解,则是一种更加广义和宏观的理解,在这一种理解下,所谓新媒体,也许可以被定义为是某种新兴的、基于某种特定内容形态的社会化媒体。
前者理解中的“新媒体”,事实上是某个具体的平台。而后者所定义的“新媒体”,则是一类事物,或者是在社交网络的大环境下必将持续涌现的全新媒体形态。
所以,在后者的理解范畴下,其实包括豆瓣、知乎、脉脉、即刻甚至是类似于在年轻用户群体中慢慢兴起的类似Soul这样的产品,都已经是一个新媒体平台,又或者即将会有可能成为一个全新的新媒体平台。
接下来,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和判断——
任何一个平台和产品都会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定会经历从兴盛到衰退,这是不变的定律。
然而,只要互联网长期存在,社交网络长期存在和发展着,新的内容形态也仍然会不断涌现,那么即便老的平台会衰退,也一定会持续涌现出其他的全新的平台。
就像是,曾经的火遍大江南北的BBS衰退后,迎来的是知乎这样全新的“社区”崛起;而曾经最早最普及的“自媒体”工具博客衰亡后,也又诞生了微博、微信公号这样全新的自媒体平台。
因此,基于以上的理解,关于“ 2019 年做新媒体还有没有前途”这个问题,我们也许就有了第一个初步的回答——
如果你理解的“新媒体”只是“微博、微信公号”,那么不好意思,整个行业在 2019 年可能确实不会特别乐观,至少,这肯定不再是最好的时候,很轻松就能快速涨个几十万粉丝的年代一定是过去了,这一年,对于从业者基数最为庞大的微信生态下的新媒体运营从业者们,确实会迎来最大的挑战(但也未必无解,下面会提到)。
但,如果你所理解是“新媒体”是更为宏观广义的“新媒体”,那么,请相信,即便微信不好做了,即便几年后抖音也火了过去走上下坡路,也一定会出现另一个全新的新媒体生态,而如果你真的能够在“新媒体”领域下深耕,那你所具备的一些核心能力一定是能够跨平台迁移的。就像微信生态下的第一波大号,几乎全都是微博的头部大V们一样。
在后者的语境下,你完全不需要担心“做新媒体有没有前途”这样的问题——当前环境下,“新媒体”注定已是一个必将长期存在和持续发展的行业。
二
聊完了比较宏观的认知,接下来,我们或许可以进一步聊得更落地一点——在 2019 年这样的环境下,到底怎样的新媒体从业者才会更有优势,更有竞争力?
如果最简单来分,“新媒体”的核心工作无非是两大模块,一是“内容”,二是“运营”。
所有媒体都无法离开“内容”而存在,“新媒体”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所有的新媒体一定都必须要解决内容生产的问题。而每一个新媒体生态下,最早冒头的人,往往也一定是那些依靠自己的内容能力冲出重围的人。
但,新媒体之所以“新”,原因恰恰在于每一个新媒体生态中,围绕着流量的获取、营销转化通路的搭建、规模化的商业化变现等,一定都会存在各种独特、甚至是等待着被人发明和创造的玩法。
好比有人在微信中依托于对社群的长期经营可以完成每年千万元以上的销售额,有人在知乎仅仅只是把一些大V资源整合起来,创造了一些新的广告推广形式,就自己开了一个经营得还不错的公司,又好比我大概在 3 年前就听说有个朋友通过在快手卖英语课,一个月也能实现个百八十万的收入。
如上述这些更加关注流量的获取、营销转化通路的搭建、规模化的商业化的工作内容,我们称之为“运营”。
理解了上面这个部分,我们可以再具体来看下 2019 年对新媒体从业者们最重要的两个生态——微信和抖音。
必须要说,即便整体阅读量下降和公号打开率下降,我们也必须要直面一个事实——至少在 2019 年里,微信公号和微信生态仍然将是大多数新媒体从业者们的主要阵地。
但,微信生态下的“新媒体运营”的侧重和机会,在 2019 年或会有些变化。
此前数年中,提到新媒体运营,或是评判一个新媒体运营从业者做得好还是不好,大多数人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场景,多半会是“能不能写10W+”,或是“能不能写刷屏文章”,大家对于微信生态下的“新媒体运营”,无论认知还是关注点都更多停留在“内容”方面。
然而,一方面,大家越来越发现和认可,“内容”其实是个手艺活,抛开偶发性蹭热点成功、运气等因素不说,真正能够持续源源不断产出优质内容的人,永远都是不到5%的少数人,客观看,95%的人永远都很难做到纯粹依靠“内容”在新媒体生态下获得收益。
而另一方面,大家也越来越发现,在微信生态下即便你能写出10W+,能获得的收益也越来越小,以三节课公号的真实数字来看,在 2016 年,我们产出一篇10W+,对应带来的增粉能够接近甚至超过1W,而在 2018 年,同样产出一篇10W+后,我们获得的增粉仅仅只有 1000 左右——这甚至远比不上一次操作好一点的裂变活动。
而 2018 年,以鉴锋团队陆续制造出的一系列刷屏分销事件为分水岭,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原来要做好“新媒体运营”,未必需要自己拥有非常强的“内容能力”,单纯仅仅依靠强大的“运营”能力也可以。
综合如上种种,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判断—— 2019 年在微信和微信公号的环境下,随着红利的消失和平台规则的进一步成熟,“运营”的能力将会更被看重,也更加具有核心竞争力。
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无力通过“内容”在微信生态下做好品牌传播工作, 2019 年的“新媒体运营”,也会越来越向“业务”方面靠拢,具体来说,就是更多新媒体运营人的工作一定要能够跟企业产品的售卖、收入增加、转化率的提升等核心业务问题直接挂上勾,而不再像之前那样,简单复制粘贴编辑些文本做好发稿工作就好。
所以, 2019 年里,如果你能够做到特别善于通过研究平台的规则和寻找各种线下场景下的机会来稳定持续的为自己获取流量;
如果你特别精通新媒体投放营销上的各类玩法和窍门;
如果你特别擅长通过个人号、社群、公号的一系列组合操作来长期稳定的完成好你的营销售卖和转化;
如果你特别善于在业内整合各种资源、运用各种手段帮助自己最大限度的实现商业化变现。
那么即便你完全不具备“内容”方面的天赋,你也仍然必将会成为一个拥有不可替代性,会受到无数企业争抢追捧的稀缺性顶级人才。
聊过了微信,不妨再聊聊抖音——事到如今,它也已经是一个流量庞大的新媒体生态,吸引着无数人的关注。
与微信不同,抖音目前还不算是一个“内容格局”完全稳定了的生态,也就是说,在抖音各领域下,头部、腰部大V们的稳定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再加上头条产品独有的推荐算法机制和“去IP化导向”,这意味着,通过“内容”在抖音生态下获利在 2019 年仍然是大有可期的。
但我们对于抖音生态也存有一个这样的认知——
当前,抖音的整体生态成熟度正在不断加强,各领域下头部、腰部大V的饱和度也都在不断显著增加,整个生态中的内容生产方法和一些流量分发、变现方面的核心规则也在不断成熟起来。
因此,一个推测是: 2019 年在抖音的生态内,通过内容来让自己获得大量流量的红利至少在 2019 年上半年之前仍将存在,而在此后,这样的红利窗口也会渐渐收窄,相反,在抖音生态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包括抖音平台自己也会在“商业变现和营销转化的探索”方面去进行更多的尝试和取得突破。
但,预计此后几年内,“视频、短视频”为内容主要形态的新媒体平台或许会很多,值得在这方面去深耕和开垦的机会也会很多。
综上,如果你当前希望在抖音或是以“视频、短视频”为内容主要形态的新媒体平台下深耕,那么一手抓“内容”,一手抓“运营”仍然会是你需要具备的状态。
三
接下来,我们不妨再转换一个视角——如果抛开具体的平台、手段,在整个 2019 年的新媒体大环境里,是否在“人群”方面,也会存在一些机会点?
可以肯定,每一年的互联网,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新的结构性增长机会,而在 2019 年的互联网大环境中,“老人群体”和“下沉市场”,显然是无可争议的关键词。
企鹅智库的《2019- 2020 中国互联网趋势报告》非常清晰的呈现了这一点——过去 2 年里,对中国互联网网民数量增速的分析中,增长幅度最大的年龄结构区间,分别来自于 10 岁以下,40- 49 岁, 60 岁及以上这 3 个年龄段中,其中, 60 岁及以上的人群在过去 2 年里的增幅达到了44.6%。
然而,即便截止到 2018 年 6 月,中国 60 岁及以上老人网民的数量也仅有 4000 万人左右,远未见顶——要知道,中国整体 60 岁以上老人的数量,接近2. 5 亿人。
这意味着,在“老人群体”中,我们还拥有着巨大增长空间。
同理,“下沉市场”也已是一个毋庸置疑的的机会点,近几年来,无论快手、拼多多、趣头条等成功都已印证了这一点,看起来,这一领域内还蕴藏着诸多机会。
因此,我们还可以得出的一个判断和建议是—— 2019 年,假如你是一个对于“老人”群体和“下沉市场”更加熟悉的新媒体运营,更善于收集和制作出大量他们喜欢的内容,更熟知许多对于他们而言更有效的转化运营手段,也在这个领域内拥有更加丰富的资源积累,那你的 2019 年,也一定充满着希望和机会。
四
最后,关于“ 2019 年,做新媒体还有没有前途”这一话题,我们不妨简单做个总结——
首先,理解“新媒体”的视角有微观和宏观两种,如果你理解的“新媒体”就是微信公号、微博的运营,那么看起来, 2019 年确实会比之前几年更难一些。
但,如果把“新媒体”视作是一些“新兴的、基于某种特定内容形态的社会化媒体”,则我们也要清晰知道,即便某个新媒体平台出现了衰退,新的平台也一定会层出不穷的涌现,我们或许可以焦虑某个平台的衰退或红利消失,但绝对无需焦虑于“新媒体”这个行当会消失掉。
从这个角度看,作为一个新媒体人,我们或许更应该关注如何才能让自己身上的能力可以实现“跨平台迁移”,事实上,你必须要相信,无论内容能力还是运营能力,深耕到一定阶段后,一定都是可以跨平台迁移的。
其次, 2019 年,在微信生态下,整体来看,“运营能力”的权重或会大于“内容能力”。
如果你已经是一个新媒体从业者,却还不具备强大的内容能力,又焦虑于自己的未来,那么切记,请在流量的获取、营销转化通路的搭建、规模化的商业化变现等方面去进行深入学习和深耕,并且,无论是提升销售额还是创造新的收入增长机会,一定要试着让自己的工作能为业务带来直接的价值,唯有如此,你的存在才是有价值的。
而假如是在以视频、短视频为主要内容形态的抖音等新媒体生态中,通过“内容”收获红利的机会仍然还存在,生态格局也还未完全成熟,如果你有志于在这样的领域内深耕,那切记一定要“内容”和“运营”同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再次, 2019 年的互联网,“老人群体”和“下沉市场”必仍将是两个显著的增长点,因此,这样的大环境中,如果你是一个对于老人群体和下沉市场更加熟悉的新媒体运营,更善于收集和制作出大量他们喜欢的内容,更熟知许多对于他们而言更有效的转化运营手段,也在这个领域内拥有更加丰富的资源积累,那你的 2019 年一定充满着机会。
最后,如果你是一个身在业内的新媒体人或是一个犹豫于是否要进入“新媒体”这个领域的从业者,请相信,“新媒体”这个行当已经渐渐度过了它的“蛮荒时期”,这必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行业,也必将是一个不断充斥着各种机会和希望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