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树第一次线下活动感想。

今天的活动,出席的只有十个左右的人,虽然气氛一度很尴尬,大家都玩不起来,但是进行头脑风暴的时候,大家还都挺愉快的。
我的分享。
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大家分享一件自己最深刻的事情。前面几个人都讲了自己的大学生活,我也不例外,因为这是我脑子里存着的最深刻的事情。
我说:“我的大学生活,从大一到现在完全就是两个样子。大一的我敏感,自卑自闭,不敢接触很多东西,开学的时候去部门面试,没有部门要我,是我的部长,给了我新生的机会,即使不是因为伯乐和千里马,只是因为专业需求,把我留了下来。但是在之后的日子里,他教了我许许多多,是他把我从那个边缘给拉了回来。
加入杉树,是因为正叶,她在我迷茫的时候,建议我去读书,读一些有用的书,我记得她说过的那句话,当你真正把这些书读懂的时候,你可能就没有这么迷茫了。之后我按照她说的话,开始逼着自己强迫性阅读,一本两本到后来喜欢上看书,喜欢去体会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
真正喜欢上读书以后,我才发现,正叶说这句话的精髓。我才发现,“原来读的书越多,就发现自己越渺小。”我喜欢现在这样的自己。
很多人都说,自己以后想要成为谁谁谁,例如想成为马云等有钱的人。直到昨天,我也一直这样认为,我想要成为谁谁谁一样的人。昨天看完怀左的书以后,我看到这样一句话。
很多人问:“你以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说:“什么意思?我就不能成为我自己吗?”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追求那么多,仅仅是想成为我自己。成为那个我想成为的自己。今天在杉树里,我又接收到了一个新的观点,“我觉得你把想改成将,更合适。这样给自己的推动力更强,更容易落实在行动上。”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我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关于杉树我的看法改变。
刚开始接触杉树,其实我心里是很抵触的,因为去参加这个活动,就意味着我要上台讲话,我要跟大家说明自己的观点。那个时候的我,惧怕这样的改变,我待在自己划定的舒适圈里,不想与任何人交流。所以我不想去参加这个活动。
现在的我,渴望做出改变,我想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我想要变得侃侃而谈,想要在别人的注视下完成自己的演讲。想要没有畏惧的站在那个舞台上,想要看到闪闪发光的自己。所以我不再惧怕杉树,反而更想要主动了解她,想要通过这个大平台,变成自己最喜欢的自己。

越努力越幸运,能在20岁这个尴尬的年龄遇见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我上辈子一定是拯救了地球。
学到了什么?
今天一位小伙伴分享了关于“复盘。”什么是复盘,复盘有包括什么,复盘的好处是什么?运用了smart原则。其实听的时候云里雾里,感觉自己没太听懂,然后分享人让我们自己在纸上写一个目标,写出来以后,我才发现,这个原则,我已经掌握了,并且已经学着在应用,那个时候我就发现,我好棒(当然,这不是骄傲,只是对自己的肯定。)我的大脑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接受了很多东西,我不再是那么无知。总听人说,“读书这件事情,会潜移默化改变你很多很多,即使你现在不能感觉到你的变化,但在某一天某一个时刻,你在发现自己因为读书而改变了那么一丢丢的时候,你都会有一种喜悦的快感。”是的,那个时候,我就感受到了这种快感。
还学习了“活动企划”方面的东西,学习怎么去做活动企划,开始一看“活动企划”这四个字,觉得还挺高级的,甚至觉得只有企业才需要这种东西吧。后来分享人讲完以后,我才发现,这个东西跟我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活动企划”这四个字的核心内容就是教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何做到考虑周全,尽善尽美。

今天下午这几个小时,虽然在别人看来是在浪费时间。但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很珍惜这几个小时学到的东西,也觉得这几个小时很值得。就像那句话“所有你乐于挥霍的时间,都不能算是浪费。”干货满满,我喜欢这样的时光。
注:杉树公益是一个全国性的公益组织,致力于帮助大学生成长,学习一些除课本以外的东西。也提供很多机会去锻炼,磨练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