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弊,才是先富起来那一部分人的秘密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00 序言
俞敏洪、罗振宇、万维钢等推荐词:
向人学习的速度,远超向书本学习的速度。联机学习不仅可以提问,还可以一起写作、思考。
读书行为带给人的是不公平的竞争优势。
过去,资源匮乏,出口目标很清晰,人生是一场场战斗;而现在资源的丰富的今天,人生不再是战争,而是一次次的投资和选择。这些选择背后的差异,就是认知的差异。
会游泳的人很省劲,不会游泳的人即使身体很强壮,也游的很累。这就是对于水的理解不同,“水性”不同。
如果你不为你发布的东西感到一点点尴尬,那就说明你太晚了。
阅读是一种思想的对谈,在这个时代,能花点时间一起安静坐着聊天的人,已经不多。写作,就是一种和读者的对话。
01 高手的暗箱——利用规律,放大自己
获得百倍收益的关键,并不是百倍努力。每个时代的高手都在利用社会和科技的底层逻辑撬动自己,实现跨越式成长。
做走在时代的明白人
这是一个与过去 10 年玩法完全不同的时代——如果我们还顶着从非洲大草原进化来的大脑,装着工业化时代的思维,操持着过去在学校里学到的技能……也许还能蹦跶几年,但长远来看注定被淘汰。
过去出门,我还半个小时记下我的航班,航站楼,目的地酒店,坐什么车?到底有什么好玩的信息,今天,我花几分钟找到一个能提供这些信息的好用的APP。
胶片派反对数码摄影,更加深层的理由,这个玩法简直是“作弊”,胶片派多年,摸索学习的暗房技术、冲印拼接技术变得一点用都没有。
这种“高科技作弊”的情况,出现在每个领域,随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入场,一些你非常熟悉的行业,会面临完全想不到的规则改变,竞争力会截然不同。
知识更新很快,三年前的技术今天大半已过时,教研,和研发变得很重要,其次,课堂变得无限大。
现在活跃在各个领域的领域的,顶级老师,都是该领域的一线实战高手,或者专业研究者,不再是专业培训师。
力。
1825年火车刚刚试车成功的时候,这个又笨又大的铁家伙遭到的冷眼绝对比赞扬多。每次火车开出的时候,总有很多农场主驾着马车和火车赛跑,每每能把火车比下去。比完后马车主在酒吧举杯相庆,一起调侃火车。
跃迁——跨越式成长方式
认知方式,要逐渐转换成调用知识,而不是记忆知识。
未来世界的认知能力,是找到信息的搜索能力,运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大量信息里抓取趋势的洞察能。
智慧,不等于信息,记忆,应交给电脑。
外包大脑学会,借力。
跃迁并不是不劳而获,他是个人努力和收益的非线性,这种非线性,透过巧妙的利用科技和社会规律放大而来,这种勤奋,不是战术上的勤奋,而是战略上的勤奋。
我们常看穿越到明朝的小说,做为超人的梦。其实不需要这么远,只需要穿越到20世纪90年代,你都会被当成超人,在他们看起来,每个现代人都有超能力。
行为,是思维的产品,行为的变化,是思维的显现。
好玩儿的是,等到年轻人,自己到了中年和老年,又都忘记自己曾经要颠覆世界的决心,和父辈一个熊样。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在《在轮下》写道:面对呼啸而至的时代车轮,我们必须加速奔跑,有时会力不从心,有时会浮躁焦虑,但必须适应,他可以轻易将我们每个落伍的个体远远抛下,碾做尘土,且不偿命。
02 高手战略——在高价值区,做正确的事
找到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
你投入练习,产出技能;投入享乐,才产出体验;投入情感,才出关系;投入学习,才产出真知。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投资人,早上拿到24小时的时间精力,晚上账户结算,第二天早上重新开始,决定一个人几年后不同的,就是那些你睡着以后,能够持续迭代的东西。
巴菲特:投资这件事的秘诀,就是坐在那儿,看着一次又一次的球飞来,等待那个最佳的球出现在你的击球区,很多时候人们会喊打啊——别理他们。
不公平就是大自然的一种常态。科学家陆续发现,这种分布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现象,地震爆发的频次,月球上有石坑直径的分布,语言中单词的分布,国家人口的分布,网页点击点击的次数,论文被引用的次数,奥斯卡奖项的分布,全部都符合幂律定律。
怎么作弊?
停止抱怨,世界就是不公平的,接受它,阶层分化是开放社会的必然趋势;
持续学习,得以扩大视野,提高效能,可以扩大移动网络;
持续关注、观察,验证高价值区;
向正确方向移动,爬上幂律顶部。
头部效应,站位,比努力更重要
很多投资人只投每条赛道的前两名,就是这个原因,如果一个领域能有人获胜,那一定是头部的人。所以不仅和能力相关,更与站位相关。优秀,是一种系统的显现,头部有巨大的借势优势。
我们不怕苦,怕苦的没价值,不怕累,怕累的没意义。马太福音里有一句话: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么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到的人也少。
你会发现,越是闲人,越聊宏大的话题,中美建交,军事部署,政治局常委,各国内政,这些话题都有一个特点,话题,宏大到根本没法验证,谁给正确,全靠谁的嗓门更大?
从身边的头部做起,不要想太远。
如果你在一个小团队里,那么就先占领团队的头部;如果你是三四线城市的老板,那就思考如何击穿自己的市场;如果你是一个小创业者,那一个洞察的就是你的领域,思考如何盘活前1000客户;如果你是快递员,那就思考如何先成为快递员的头部。最小的系统头部,都有巨大的效应,推动你去下一个头部。
战略,必须先帮助你在当下破局,否则就毫无意义。
专注:高手的护城河
对弱者来说,专注是最好的进攻策略,对强者来说,专注是最好的防守策略。
科技是弱者的福音,各种科技发明,让普通人面对强者和大型组织,有了更强的杀伤力。
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就是他的兵力,一个人的智商和情商,就是他的火力。
三流高手靠努力,二流高手靠记忆,一流高手靠专注。做更少,但是更好的事情,销量最大的苹果手机,恰恰是机型最少的一个品牌。
迭代:聪明人的笨功夫:
李常昊:只求51%的效率。
曾国藩:结营寨,打呆仗。
阿蒙森:日行20英里。
妙手是成为高手的最大障碍,迭代的手艺才是正途。
专注让你无敌,迭代让你精进,弱小优势持续迭代,会产生强大的力量,好的成功是聪明人花的笨功夫。
功利学习法:学得更好,却学得更少。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功利的读书法:
在获得阅读站上之前,选择了延迟满足,先找到目标,调整好资源,带着问题进入,就这三步,就让你跑,赢了90%的人。好多方法,都是逆人性的。
03 联机学习——成为知识的路由器
在知识爆炸、终身学习时代,人与人之间比拼的不是学与不学,而是认知效率。学习前,想明白学什么、怎么学、有什么用和如何兑现。
学得更好,却学的更少
过去自己学,自己悟,才是真本事,信息爆炸时代,调用,和整合他人的答案,显然更加重要。信息时代,往往是一个人,15分的人教5分的人,大家商量着来,偶尔学生还能教老师几招。
三种学习思路:自学,自己找答案,联机学习——和同行交流,用答案换答案,况且年级学习,学习交流,用答案换答案,遇到问题,找人,找谁,最有可能知道这个答案,在这之前我要准备些什么?然后准备沟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古希腊文明诞生,文艺复兴,这三次人类知识大爆炸,都有显而易见的共同点,多远,互联,跨界,最终形成知识越前,炒出,大师辈出的年代。
问题比答案更有效
未来没有专业,真正的专业是你特别擅长解决类型的问题,才不会管你调用了哪些学科。
你想集中研究一个话题最好的方式,就是假装自己要写本书。
我对自己的员工有一个要求,“百知谷——”一个问题,没看完,百度、知乎和谷歌搜索前三项,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去提问。
设计知识IPO:把知识变成价值
自上而下来追寻答案个人IPO三步走:
第一步I,你必须有一个真实的,高价值,并且有可能被解决的问题;
第二步P,不是要学习知识,而是要解决问题,;
第三步O,输出倒逼输入。
容易卡住的点:就是希望憋大招和害怕分享,不一定要大,但是一定要有,永远不要低估一个正确的简单动作带来的可怕结果,写不出一本书,就写一篇文章,写不出文章,就写一张知识卡片,如果没法积累一个知识卡片,那就总结一句话,然后分享出去——最好的检验输入的方式就是输出,而检验输出的方最好方式,就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帮别人解决问题,看似是他人白白获益,但是自己也重新打磨了思想,修正了很多错误,自己的收获更大。
eg:在行姬十三,陪你聊聊创业想法,只要300元;
秋叶ip大本营创始人,秋叶的一大爱好就是分享,每次有什么,想不出来,只要给他打电话,他总会记得给我分享所有玩法,毫无保留,总想让他成为了业内意见领袖,帮他结识了众多好友,重要的是,让他时时刻刻思考,有新的可能。
一手知识,就像春天里的种子,越分享越多,再放一年就捂坏了。
设计自己的MVP(最小可支付产品)
产品经理百元方案,规划师生涯咖啡,这样的案例,就是把能力封装成轻产品,高频次刷出去。
首席知识官
需要笔记,脑图,但是千万记得要知识成为产品,不要成为自high的收藏品。
04 破局思维——升维思考,解决复杂问题
为什么很多问题无解,因为答案,根本就不在系统内,单维思考者永远看不懂整体的系统思维,看懂系统,才能破局。
升维——跳出问题,解决“无解”问题
减肥:不是少吃,而是加速代谢
产品销售与技术冲突:不是关系问题,而是目标问题
恋爱:不是陪不陪,而是如何陪的问题
工作:不是态度,而是能力问题。不要一出问题就道歉,道歉是为了掩饰自己。
所有的边界,包括国界,都是人为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发明了边界,最后发现自己被困其中。
系统:新手看树木,高手看森林
孔子,和子贡,三季人的故事——看到不讲理的人,记得提醒自己,他是三季人,也就心平气和了。
还原论VS系统论很多职业快速发展的人,不仅是因为自己努力,还因为聪明的借助了趋势;
流感病毒不会主动攻击你,相反,是你自己身体状况恰好适合流感病毒的生长;
竞争对手的股票往往是共同涨跌的;
最好的应对,不确定的方法是管理它——傅盛观点:人工智能,极大的冲击投资领域,重仓人工领域,形成对冲,人工智能发展的好,自己赚钱,人工智能不行,自己继续赚钱。。
回路:设计人生的增长引擎
彼得德鲁克的生产模式是:用咨询驱动,用脚克整合,用写作产品化。
层次:看问题透彻的技术
乞丐和低水平努力着,读困于平面思维,在最低维度思考,并且认为高层的人也一样。
低水平勤奋靠努力,中等水平的勤奋靠方法论,最高水平的勤奋靠目标。
基于目标的刻意练习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虽然熟的各大门派的武功,还能在一旁点评表哥打架,但永远成不了高手,因为他缺乏两样东西,上层缺一颗清晰的问题书、底层缺好的执行力,和激励管理,单层思维,战术勤奋的王语嫣,永远只能当功夫解说员。
关注同行,才会不断的被启发,用新的方式组合内容,做那些更少更好的事,是最重要的高效能。
理解多层系统,解决复杂问题
一位客户咨询,是抱怨:这个我做不到,我问他,如果我请你现在出去裸奔,你能做到吗?这个我也做不到,其实并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意做,或者不想承担裸奔的代价吧,你不是做不到,而是选择不去做,如果有一天你裸奔能救自己家人孩子,也许就能做到了。
主见:没主见,是因为你认为不重要
很多人认为自己没主见,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是你问他,如果这个月工资不发行不行,只会回答不行,真的真的想不发呢,那也不行,!所以你看,其实你不是没主见,而是你认为自己的想法不重要,在你认为重要的事情上,你依然会坚持。
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执行是为了完成,如果没有,这对思考结果,只是盲目动手;如果太关注学习的快感,而忘记了学习的目的,那整体效率也会降低。
控制点:让复杂的事情尽在掌握
关于离不离开,是不辞职,其实,要不要离开永远不是问题,因为这个答案没有控制点,只有离开做什么才是选择,才有控制点。
查理芒格:要获得什么,让自己先配得上。
05 内在修炼——跃迁者的心法。
真正的改变都是逆人性的,你可以了解所有乐器的技术,但推动乐跃迁的关键动力,是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活在连接时代的内在修炼
过去的生活是平面的,像在陆地上,你只需要关注离你比较近的人,今天的生活则是三维的,像在海洋里,您可以游向四面八方;
过去职业的派攀登是向上的,你只需要搞定上面的人,在海洋里,你的每个动作都像波浪一样,会向四面八方传播开来,扰动身边的人。
看世界:开放而专注
信息是一种有门槛,无成本的分享物。
开放是道德修养,更是理智选择。
贫穷的本质:是一种追求暴利的心态,是一种稀缺的心理状态。
看自己:迟钝而有趣
迟钝也是一种竞争力。在短暂的时间里,人和动物并无优势,我们的优势在更远的时间里,人性和动物性的尺度,就是时间。每个领域的高手,都懂得忍住自己的第一反应,等待你第一反应。
多元
世界上有好多种生活,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调调,不一样的地方,有不同的文化,笑有笑的痛快,哭有哭的凄美,闹有闹的逍遥,我有我的拙政,如果你只吃过一种,你不就是怕不确定,你还怕死,因为总觉得可惜。
世界上至少有两种游戏,一种是有线游戏,以取胜为目的,另一种是无线游戏,以延续游戏为目的。成功是有限游戏,成长是无限游戏,项目,是有线游戏,事业是无限游戏,生命是有限游戏,意义是无限游戏。
有数据统计显示,一个学龄前儿童平均会问父母100个问题,已向美国的数据甚至显示,四岁的小女孩一天会问妈妈490个问题。那我们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再问为什么的?就是我们习惯了这个世界的时候。
多元,超然,和好奇心,面对不确定人生的态度,拥抱偶尔,和可不确定共舞,好玩死了,哪还有什么时间摆着脸色活呢。
人际:极致的聪明,和善良。
如何成为别人看好,愿意交往的高雅价值人的原则:
善待亲人,形成正循环,
做足够大的梦,才会有足够多的人帮你
三快速成长,并让别人看到,
懂得陪伴,有朋友,情绪低落的时候别评价,也不用着急解决,陪伴就好,
广结善缘,能力范围的,能帮就帮一点,恰当,接受别人的感谢。
史蒂芬平克:人类社会正在变得越来越善良。
知识=不断刷新的新知+越来越坚定的旧识。
这个时代,你并不是唯一的链接,你没法通过封闭糊弄所有人。
只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赋,撬动不了社会体系。
好东西:分享、交换、主动、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