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论之十:求索,道文化的传承

2022-05-14  本文已影响0人  唐都浪子
之十、求索:道文化的传承

最后,重点分辨道家文化的认识论。人类在探索宇宙、探索万物奥秘的同时,也在探索认识事物的有效途径和求得真谛的正确道路

这种理论,就是认识论

认识论包含两个层面:一,能否认识认识的程度。二,怎样认识;即方法论。因此,道家的认识论,也分成主要两派。

一派以庄子为代表,认为宇宙本质无法认识,只能体会。即“知有所止”论。

庄子认为:人类虽然具有认识能力,但能力却有限,只能认识事物的表象,并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所以,庄子主张知有所止。认识方法上,庄子主张“无思无虑”。

在庄子看来,宇宙的本质和真谛,没有任何区别和界定,与完全同一。

要达到真知,就要完全消除事物的外在差别。透过差别,去体认其中内蕴的无差别境界。这种境界,无法用语言表述。

庄子的这一主张,在自己学说的范围内,虽然能够自圆,但相较于科学的认识论,却显得十分荒唐。他把直觉思维的认识方法,引向极端。

显然,这是庄子对老子“道”的思想和认识论的错误理解和曲解。老子从来也没有主张过,宇宙本质不可认识。

老子说: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所谓的玄览无疵,就是把人的内心,看作一面明镜。要认识,只有把它打扫干净,才能把的形象,尽收其内。

老子这一独特的认识道路认知方法,主要在于对宇宙真谛的理解与众不同。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认为:认知,就是取消认知。此说,表面虽近荒诞,但如果顺着老子的思路走下去,也能体悟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就是直觉思维的认识方法。

直觉思维的认识论,在老子的学说中,既是超感性的,也是超理性的特征。

直觉思维虽然无法引人达到真知,但在人类探索自然的各类生产实践活动中,却不时出现。尤其在科学发展的迷途或人生的两难之境,也能为人们指点迷津。

客观地说,老子的认识论,是构建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深邃的理性洞见基础之上,是用以往的综合经验和广博学识,铸造出来的、潜伏在大脑中的认知模型。

它的功用在于:对认知事物进行一次性观照;然而,它不是全能的,有其或然性不全面性。但直觉思维的认识论,做为一种认知方法,却不可忽视。

当宇宙之中某种忽隐忽显的现象、或某种不明确的事物“闪现”之时,这种方法,却能做出高速反应,从整体上去捕捉对象。

总体看来,道家的认识论,虽然有其不足之处和不完善之处,但就其某一点而言,却见得极其精辟。因此,老子深邃的认识论,在人类生产实践活动中、在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性价值。

老子提出的独特的认识方法论,对一种科学理论的突破性发展,更有不可忽视的功用。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与相互影响,为道家文化的完善和发展注入新的内容。

唐宋之交的五代后期,道家又历史性、选择性地诞生一位智慧大师,他就是著名道士陈抟;后来的道教神仙谱中,尊他为陈抟老祖

陈抟是继老子、张道陵之后,又一位博学的道家学说文化大师。陈抟精研各家文化典籍,他最大文化成果,是把代表早期中国文明经典《周易》中的精华、以及春秋战国时代杂家的阴阳、五行等等“宇宙组成论”中的精华,合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更为完整、更为有序的道家文化思想论说体系

陈抟的学说,对后儒家的理论和学说,都有十分巨大的影响。陈抟根据自己对宇宙和大自然规律的认识,而重新改进、绘制的太极八卦图,竟然让现代天文学的理论家,都叹为观止。

更让人惊诧的是:太极八卦图暗示、包涵的宇宙运行规律,与现代天文学的探索发现成果,十分吻合,而且,更蕴藏许多待解的宇宙奥义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人类的最高智慧,莫过于对宇宙的深入探索和解密。当有信心,道家文化理论精髓,在以后的发展传承中,应该会与现代科学理论继续融合、相互促进,不断完善。

不远的将来,道家文化理论精髓,定然还会为现代科学和现代天文学、为宇宙更深层次的探索和解密,做出更为有价值的贡献。

这样,道家文化就无愧于中华文明和人类文明一颗靓丽的瑰宝。《道论》完。

  整理本系列参考书目

  1、王德有:《智慧论》

  2、佚名:《道教发展简史》

唐都浪子:《道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