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萋萋第66期】《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一》网络词语小讨论——教学
今天这节课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完之后,感慨万千。实在是怕教学的灵感不经意间就会溜之大吉,就尽快记录下来,以便更好的指导今后的教育教学。
失误一:课前的慌乱,失败的伏笔。
我现在开始怀疑自己,对学生哪来的自信?第七节课前,学生迟迟不来,我没有亲自去组织学生,而是交给了助理,完全忽视了学术助理的实战能力,等学生们蜂拥而至,铃声已然想起。仓促之间,他们自成小组,自然少了平时的规矩,多了好不容易得来的天赐小团体的得意。爱聊的都坐到一块了,多好的机会,岂可辜负?以后面那一排男生为最甚。
应对之法:从容淡定,徐徐图之。突发情况,沉着应对,少了几分钟没关系,大胆舍掉热身环节的学生展示,直接进入邀请函格式的讲解,并且形成副板书。及时沉淀知识点。强调纪律,打强心针,用课堂评价量表及时导引,为后续活动开展保驾护航。解决本节课忘记使用评价表这一问题。
失误二:学生展示辩论,课前应有专项指导。
我只是粗略的问了一下,大家说会,就以为他们没问题,这是对学情最大的不尊重。结果,虽有同学积极准备,但敌不过“损队友”的思路拎不清。精心准备的同学不能尽兴,没有准备的同学强行直入,既没有达到辩论的目的,也没有到给学生深刻的印象,真可谓一团糟。虽说,我一直不怕学生出错,但这不是学生出错的问题,而是老师预设不够,训练不到的结果。对学生而言,小之,只是一次不够愉快的辩论经历,望大里说,学生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要到哪里去?这次辩论活动,真的是教科书级别的教训。
应对之法: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应及时救场,把问题抛给下面观战的同学,他们也可以是自由辩论的一方,解决台上的尴尬。从而更好的让更多的同学参与活动。说白了,这其实反映的是老师平日的教学机智。
这么简单易懂的操作,不知为何今日我却直接变成了越俎代庖。遗憾啊,遗憾。
失误三:网络词语遇上文言,有何深意?
学生朗读完毕之后,让学生谈感受,这个问题设计导向不明。以至于学生不知所云。课堂纪律陷入嘈杂,完全沉浸在玩乐层面,依然沉醉不知归路。
应对之法:既是二者对比,从哪些方面进行对比,应该给予明确的引导,好让学生有的放矢。例如,文言表达,妙用修辞,直接摘录,巧妙组词,独来文味十足,文化底蕴丰厚。而网络词语过于直白,多有调侃之嫌,只是短时间的好玩,没有强大的正确表意功能。让学生明确其没有生命力的原因,就在于一时新鲜,经不住岁月的沉淀和检验。经过这样的对比分析,提升认知,训练思维。
失误四:实施课堂训练,不看嘴上功夫。
应对之法: 例如, 为自己起一个网名,可以让学生写一写,翻一翻语文书,回味一下富有韵味的文字。既解决了课堂嘈杂的问题,又巧妙的换课堂安静的思考。然后再来分享,一定可以提升思维。
又如,规劝类的口语交际训练。应该强调一下,口语表达的几个关键,称呼,委婉的语气。这些都是学生笔下的问题,也应该先写一写,再来说。以此达到训练目的。
总之,上完了,才知道自己的大问题。上完了,才清醒的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此刻,内心的不平,也因平心静气的分析稍微缓和了一些,也才明白,慢就是快,每临大事有静气的真正含义。但要做到,真不容易啊。
上完了,才知道,学校公开课的意义不仅是上出几节好课,而是帮我们发现自己平时意识不到的问题,助力我们的专业成长才是最关键。
想到此,我也就多了一些从容。因为,好课永远是下一节。加油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