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也夫·社会学专题50讲》

09 面孔美的规律性

2018-05-02  本文已影响4人  晨的夜

我们今天不谈物,只谈人,只谈在人这里什么是美?并且我们也收缩一下战场,集中讨论一下人的面孔。

什么是美,在感觉上大家分歧是不大的,那我们讨论什么?我想用语言概括一下面孔“美”当中规律性的东西,而我觉得这其实不是一个太容易的问题。

再交代一句,我们今天也不想讨论肤色,因为我们认为各民族当中都有美人。我们想找一找人类的共性,共同的规律。

有朋友说眼睛大就美,泛泛地说可以,但你要找到规律性东西就必须严谨地推论,是越大越美吗?那恐怕是不行的,你说眼睛大到了占整个面孔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这还美吗?这有点畸形了。

说鼻子高就美,那和眼大为美有同样的问题。再说欧美人的鼻子比我们东方人高,就可以说欧美人普遍就比东方人美,鼻子不高的人就没有美的了?

我们东方人、中国人这里也有美人,而且我们的美人也不光是东方的、中国的异性们喜欢,恐怕外国人要看到我们东方美人的照片,他也会觉得这是美人,所以还真不能说外国的月亮更圆。

那么我们推倒了“眼大为美”、“鼻高为美”,就应该进入这样的一个认识:五官的协调分布是认识面孔美规律的一个方向。

对称是美

第一种探讨这个规律的认识是:对称是美。

这倒是应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特征——对仗。你走进帝王的陵寝,在神道中间穿过,看到两边的石人石兽很受震撼,这是对仗。

你再看看古代的骈体文四六对仗,唐代的律诗杜甫的名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读这样的诗句你感受到了一种美的震撼。

可是我们要把这两句拆开单看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你可能会觉得很诧异,这样装饰是要干什么呢?但把它们放在一起就很不一样了,上句几乎是在等着下句,下句几乎是在回答上句。你就感受到这里面含有一种结构的力量,一种美的力量。

我们再看看自己的身体,不仅仅是人类,包括哺乳类动物、鸟类,大家都是身体对称的。为什么通通如此?

因为是动物就要运动,而从力学上看,无论是走,是跑,还是飞,对称都是必须的。您见过一个身体不对称的物种能跑或者能飞吗?

既然身体是对称的结构,要从中找到美感的话,就一定要把对称搞到严格的地步。

有学者还真就下了功夫,调查了若干哺乳动物,他们发现左右两边高度对称的马跑得更快。

还有学者更系统地调查了41个物种,发现其中30多个物种,当某个成员身体两边更为对称,就有更好的性吸引力,可以赢得更多的交配权。

再回到人的面孔,其实人们的嘴大多数都是歪的,只是程度不同。不信看看你周边的人,人的眉眼其实也不是高度对称的,左眼右眼甚至连大小都不是完全一致的。

很对称其实是稀罕的,而只要极其对称就能构成美,不管是什么样的眼睛,什么样的眉毛,什么样的嘴。

平均是美

第二种理论听起来就更玄了,讨论美的面孔的时候说“平均是美”。这个说法,是达尔文的表弟,也是一位天才人物,高尔顿首先提出的。高尔顿是从哪产生这个想法的?

他初始的目的和美学一丁点关系都没有,他希望减少社会犯罪,他产生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想法:人的面孔和潜在的犯罪性有无关系?如果有,不就容易识别潜在的罪犯了吗?

为了这项研究,他去监狱调出很多罪犯的照片,他开始对着这些照片一张一张研究。他突发奇想,开始合成这些照片。

他分析了两张照片里瞳距、嘴的宽度、面孔的长宽比等多个数据指标,把这些数据比折中,把两张照片里的特征平均化合成一张照片。然后把四张照片、八张照片合成在一起,以此类推。

合成的基数越来越大,他终于有一个很震惊的发现:越多照片合成在一起,得到的照片就越美。

高尔顿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平均是美。

我们下面讨论:为什么“平均是美”?这究竟是不是一个规律?背后的道理是什么?我们直接破题,换一个问题就是:美到底是平均还是极端?如果这么问的话,我好像有了解答,我愿意赞同美是平均而不是极端。

如果把人类成员的某个特征,比如说鼻子的高低度或者面孔的长宽比排个序列,最高的、最宽的是1,最矮的、最窄的是100,你觉得坐落在50这个位置上最美,还是坐落在1或者100的位置上最美?

从选择与适者的角度考虑,我愿意赞同坐落在50这儿的这个最美。

如果最美的在50这儿,那么它距离这个连续谱的两个极端,1和100的距离都是50;如果最美坐落在1或者100,那么它和另一个极端,也就是最丑的距离是100。

如果最美的坐落在数轴的中间,它和最丑的距离是50;而如果最美的坐落在一个极端的话,那么它和这个群体最丑的距离是100,要大了一倍。

那这又怎么样?这问题大了。

如果美是极端而美不是平均的话,那么这个群体当中就会有不少的成员是非常之丑陋的,丑陋的人将比“美是平均”在这整个群体里多得多。

这个群体当中就有少数,甚至不是很少数的人,会不被任何异性喜欢,谁都觉得他太丑了,他交不上朋友找不到配偶。

如果一个物种在五官分布上极端才是美,那么这个物种将不是适者。因为它里面的很多成员是找不到配偶的,将极大影响这个物种的繁衍。

反之,如果这个物种面孔平均是美,那所有的成员与他的距离都不算太远,没有丑得让他人接受不了的。那这个物种在大自然当中将繁衍得很好,会立于不败之地。

不等你说,我自己就想到了一些反例,比如雄孔雀的尾巴,它为什么这么长啊?

在人类当中也可以找到一些近似的例证,比如我们的男性通常不都认为女性的胸大很美吗?不都是认为乳峰高很美吗?那这不就是“极端是美”,而不是“平均是美”。

人类和雄孔雀还真的不一样,在人类当中不是胸最大的才是美,应该是胸较大的才是美,乳峰较高的才是美。

那么为什么在雄孔雀这里极值是美,在人类这里平均是美,或者较大是美?我想应该是物种的差异,乃至物种的婚配方式不同所导致的。

在孔雀和其他一些物种中实行的是“性垄断”,极端的特征是因为它们渴望赢得更多的异性,比如说雄孔雀的尾巴非常长,比如说公牛的牛角最大。

而人类不是这样的物种,人类是更倾向于“一夫一妻制”这样婚配的物种,所以在这样的物种当中恐怕“极端”、“极值”不是美,恐怕“平均”才是美。

今天我们在回答这样一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的时候,给出的究竟是扎实的还是有点玄虚的回答呢?那要靠你来解答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我讲了两个观点:

第一,对称是美,因为我们人类乃至所有动物的身体结构都是对称的;

第二,平均是美,因为平均会让一个物种里美和丑的距离缩小,有利于两性的吸引和繁衍。

我们下一讲的题目是“人体美的追求与浪费”。如果你觉得本讲的内容对你有益,欢迎你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我们明天见!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