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政史文想法

读《苏东坡传》

2018-07-09  本文已影响28人  三三夕
读《苏东坡传》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出这些脍炙人口的文人苏轼,也以“苏东坡”的名号广为人知。高中时代,作为文人他同时出现在了语文课本和历史课本上,当时心中还存有疑惑,古代文人怎么会与政治联系在一起?读完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之后,才算是解答了心中的迷惑。

世界几大宗教文化中,中国文化更多地被称为“儒教”,是一个融合了佛释道各种学说的集成着,但其中最代表的思想还是“仁义礼智信”,“民为贵君为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千百年的文化演进发展中,古代文人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诗词文章只是作为文人最基本的技能,最终极的目标是帮助君王治理国家,让百姓生活安居乐业,苏东坡也是一个怀抱着这样理想的天才文学家。他的文章诗词流芳千古,但是终其一生都在政治漩涡中斗争,不屑于朋党之争却无法逃脱时代的局限。这样的境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多样,发现更多可能的苏东坡,思想上逐渐吸收融合儒释道,文学上拓展诗词的描写范围,甚至生活上自己发明菜肴,酿酒制造砚台。正是由于到过很多的地方,见到很多不同的人和事,让苏东坡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多的内容和题材,为他的作品注入了更多活力和情感,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传唱度。

说到苏东坡在政治上的表现,就不得不提起同时代另一个知名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历史上的他以《伤仲永》和“王安石变法”闻名。在中国的历史书上,历来只要是“改革”蕴藏着“先进,勇气,发展”这样的潜台词,以至于我看到的历史书上的他是施行新法想要富强国家,却不幸遭到保守派的强烈反击而导致改革失败的先行者。而在《苏东坡传》的这本书里面,却详尽阐述了新法对普通百姓生活造成的巨大伤害,还有导致贪官酷吏的不断滋生,最终积重难返导致国力日衰,加速了整个宋廷的灭亡。在这里王安石的形象是个固执的改革派“拗相公”,空有理想却能力不足,严重脱离实际地推行类似“国家资本主义”的政策,尤以“青苗法”为甚。将百姓变成了无人不欠国家银粮,绝大部分资产都抵债给国家,而百姓却还有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债款未还清。从当时的社会环境来说,他加速了宋朝走向衰落灭亡的步伐,但是对整个历史长河来说,“国家资本主义”的尝试却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尝试,值得给予他“改革者”的称号。历史就是事实的集合,如何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都在乎读者从哪个角度出发而已。

“王安石变法”也开启了苏东坡坎坷颠簸的下半生。文学上他是一代文豪,政治上是为政即安居一方的好官,无论哪方面的来说,他都不应沦落至此。然而上天却给了他残酷的考验,谪居黄州,常州,杭州,惠州,乃至于到了当时最为荒凉的海南儋州。这几十年间,政治上他担任过翰林学士知制诰,也做过地方的小小知事,但在文学艺术上,他却始终处在不断发展前行的路上。从壮年的信奉“治天下”到后来的佛道家的“清静无为”,“泯然外物”,思想上吸收新的想法观念得到丰满;与米芾,李公麟创造了富有特性的中国南派文人画;政事上改造杭州城建,减少洪涝灾害并且美化环境。宋哲宗过世之后太后摄政的时间,元祐党人最终得以平反,而在经历几十年的迁居贬谪之后,苏东坡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林语堂先生在本书开头已经总结评价了这个伟人的一生,“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者,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以上种种说出的都是苏东坡曾经扮演过的角色,但是回归到他的本性,先生却是用了更简练的一句话来说明,说苏东坡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具有高度的智力却有一颗赤子之心,阅尽世事却仍心怀慈悲。这本书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更为立体而形象的苏东坡,而不是课本上寥寥几笔带过的虚幻人物。还有那些耳熟能详的名字,王安石,司马光,范仲淹,宋神宗,宋仁宗,都是活生生的人,有各自的想法和欲望,想来这些更让人能够记住,以后的历史书要是也这么教就好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