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打卡:强大内心的终极武器《知行合一王阳明》第五章(上)

2022-12-12  本文已影响0人  若可的读书笔记本

前4章主要讲的是王阳明的生平,以及他心学理论形成的过程。接下来的两章是对心学含义的解读和应用。

第五章  心学对我们有什么用——强大内心的终极武器

我是自己的上帝

心学的其中一个理念是“人人平等”。王阳明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个良知,良知能知是非善恶,“是非”属于智慧,“善恶”属于道德。你一出生就具有这两种素质,所以你就是个潜在的圣人,只要你按良知的指引去思考做事,那就是圣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才有权利控制和支配你,那就是你自己只有一个人能主导你的人生,我们不要做任何人和事物的奴隶。

只俯首于自己的心

指俯首于自己的心,实际上是要求人们要蔑视权威,追求自由,崇尚独立人格。当遇到不公的时候,要勇于向权威发起挑战,以获得更多的生存自由,言论自由,做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去心中贼之私情

王阳明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们心中的贼无外乎七情六欲。其中最容易困扰我们的是哀伤忧愁。王阳明认为他们虽然是人的正常反应,不能因为他们扰乱了心神而“灭人欲”。七情六欲是与生俱来的有它的合理性,我们要做的是掌握“度”,不能因为过度忧伤而影响健康,发泄完之后仍然要朝前看,不能让这些浮云永远遮挡太阳。

在解释愤怒的情绪时,王阳明说有所愤怒,心必不会中正。我们愤怒的原因往往是因为别人挑战了我们的面子或利益。我们要做的是把当事人变成旁观者,因为一切都是身外之物。

对于恐惧,王阳明认为恐惧不是真实的,他只是对未来的一种自我暗示是我们心灵的产物,面对危机时,我们有权利选择不恐惧。特别是当我们违背良知做事的时候,心里更是会恐惧,会受到惩罚。所以说到底还是要遵从良知坦荡做事。

去心中贼之私欲

王阳明认为人最容易严重的私欲是“好名”爱慕虚荣,有强烈的表现欲,喜欢与人争辩,把抱怨和指责别人当成一种生活。当人觉得自己绝对正确时就会把别人当做自己的对立面,听不进别人的观点,那就不能有所精进了。当你指责别人的时候,对方为了面子必然会反击。即使你是善意的,对方也会因为自尊受到伤害而与你针锋相对。

人贪慕虚荣的最终目的是获利,眼中只盯着名利就必然做出违背良知的事。你争取富贵的时候要凭良知的指引,要符合天理。

闲思杂虑也是私欲

王阳明认为私欲是人固有的,除非是死人,否则人人都有私欲,但要看你胡思乱想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是色,利,名就是私欲。对名利的奢望和怕失去的担忧,他们都属于非分之想,如果你真看淡名利,如果你真的看透生死,你就不可能在平时胡思乱想。要铲除私欲想做到真我,就要做到戒甚于不视,恐惧于不闻,害怕对这个真我的本体有一丝的损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