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往事(三)
十五年前,我很穷。刚生下孩子雅歌不到一岁,我去深圳,去海口,到汕头,到处去找工作,最后,哪里也不合适,只好回老家。
回老家的路上,我发誓,再也不出来了,踏踏实实做个农民就好。做个农民,总不需要什么门槛了吧??
我想错了。
回到家里,烂房子烂摊子,百废待兴,手里边也没什么钱,看起来也是一筹莫展。那时公公还在,身体还好,见我们想回家种地,居然很高兴,他觉得我这样的态度就是想认真过日子的人。
于是,他从他住的老房子步行到我们和四哥一起买的那所学校里,两里地的样子,他是拄着柺杖来的,兴致勃勃地告诉我和孩子爸,哪块地是我们的,哪块地现在谁霸占了,哪个小鱼塘的周围可用来种作物……一番嘱咐下来,我们对农村种地的概念一下子清晰了很多。
那个时候,三农政策还没下来,苛捐杂税猛如虎,根本賺不到钱。我清楚地记得,种地种到后来的几年农民才不用再交税,而且还有补贴。邹氏是个大户,兄弟们都出去外面打工了,留下我这个读书最多的人,来种这几十亩田地。
几十亩啊!包括一个十亩的鱼塘,白天晚上都有干不完的活……一开始,我信心十足,下雨天都不休息,撑个雨伞去扯草,村里人都笑了。
只有牛贩子他老妈对我说实话,宝石(傻瓜的意思)啊,下雨天就不要去扯草了,那草沾着泥带着水,没太阳晒它,它不会死的,你拔出来放在哪里,它在哪里就活了……
老人的话,就是经验,就是宝。公公已多年不曾下地干活,见我们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不忍心,背个锄头,帮我们除了半天的草。
我记得,那次是因为我看见杂草长得太快,感觉力不从心,哭了……有很多委屈啊,公公帮我半天忙,家里的嫂子们还不开心,说我们没能力还要占这么多土地来种,还要麻烦老父亲等等一些不中听不利于团结的话……想起那时候那种日子,卑微到了尘埃里。
女儿才一岁多,基本给我妈妈在照顾。从娘家到婆家,离得不是太远,但我们南洞庭是水乡啊!走近路要过两道河,不想过河就要绕远道。每次回娘家,过河费,租车费,一路上还丢三落四的……说不完的伤心。妈妈说,早知道,何必读那么多书,早点嫁个好人家,也不要这么不上不下的辛苦。
在乡下辛苦一整年,能收获什么?像我们这样种了几十亩的大户,到了腊月算起账来,还清一切农用开支,除了用掉的,所剩就是来年准备投资用的一点点本钱。过年怎么办?人情世故怎么办?又是亏的……
还好,我们还有弟兄们在海南投资种反季节瓜菜,那些年,我们也入股了。不然,靠乡下那一亩三分地,早都给饿死了。
难怪乡下再也没什么年轻人,五十以下的基本都出来了。剩下的那些地留给六十左右的老年人在种,就算一户有包种很多的,也没有见发财的。在中国做农民想翻身,除非跑到华西村……不然,永远是中国梦。
悠悠往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