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写作家庭教育教育

老师的困境

2019-01-19  本文已影响55人  心语花香
每个生命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蓝天

      各项工作都已经收尾了,没想到还有老师来访,只好加班接待了她。

“看上去你如此心力交瘁,遇到了什么困境吗?”

  “我这一学期天天忙得焦头烂额,陷在各种头绪繁杂的工作里,晚上回家还要带孩子。现在觉得就要撑不住了。我觉得自己好像消失了,一点存在感也没有。仔细想想,一天天的都是除了忙孩子、忙学生,就是忙各路领导要求的事情,居然没有一点,哪怕一点点属于自己的时间。我觉得都没有自我了。”

    “嗯,你的意思是说,工作太多太繁杂,做不完就回家做,造成了你工作和生活的混乱。是这个意思吗?”

  “对,就是混乱,经常是人在家里还挂着没完成的工作,孩子也没有时间带好,工作也没有精力做好。”

    “那如果你的问题解决了,你希望最好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如果实现了,和现在又什么不同呢?”

    “有自我。”

    “可是你的自我一直都在啊。没有自我和有自我在外在上有什么区别吗?”

    “现在我做的好多事都不是我想做的,又不能不做。有时候真的疲于应付,因为心累,不想做又不得不做就拖着,拖到别人催才最后完成。”

  “可见,关键不在事情是否多,而在于有的事情是被迫在做,对吗?”

“对,很多时候就是被迫做。”

“那你不妨考虑考虑,你想做什么?”

“我想做心理研究,想每天有时间能看看书。”

    “那就先把紧急而必须做的做完,然后安排点想做的事情,或许心情会好些。”看她静静地听着,若有所思的样子,我接着说,“还有一点我不明白,你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快十年了,刚工作的时候我记得你是那么精力充沛,热情高涨。这个困境什么时候发生的,什么时候不严重,何以如此的呢?”

“那时候我刚上班,正要大干一场,求知欲非常强,也渴望进步。领导安排什么任务我都抢着参加,觉得领导交给我什么工作是看得起我,是领导的信任与关怀。所以工作再多也乐此不疲。现在三十多岁,已经有了一定的阅历,我觉得好像求知欲已经被琐事消磨的不那么强了。再就是越来越喜欢放假,近两年都是一放假就心情很好,一上班就紧张。第一学期也好一些,第二学期就比较严重,学期末越来越严重,现在该考试了,也受不了了。感觉我现在是已经看透了,想要寻求安静的自己想要的生活。”

“从你的表述来看,你那个时候只是想得到领导的关注,多做工作。其实还没有明确的目标。而现在你是有目标的,想要做心理研究,想看书,不喜欢的其他杂事不想做。有了目标就有了选择。就像你说的,看清了事情背后的真相。这恰恰说明你的进步和发展,说明你还是求知欲很强的,不然也不会如此强烈的渴望自己的独立思考时间,渴望静下心看书。可见这个问题恰恰是你进步的体现,是你发展的一部分。对吗?”

“嗯,您这么一说,我觉得自己还真是进步了呢。”

“工作一直繁忙,很多事情都不是你想做的。这几年的工作你一直照样完成的很好,这期间你一定付出的比别人多,你是靠什么力量撑过来的呢?”

“我喜欢看书,也喜欢研究工作。再就是心里不甘落后,怕辜负领导的信任,靠的就是这个吧。”

“既然喜欢可以带来动力。那可以试着把眼前的工作分分类,看看哪些是喜欢做,努力做好。哪些是不喜欢做,只是常规要求。把不喜欢的提前应付完了,就可以专心研究喜欢的,或许会好一点。”我停了一下继续问,“如果你问周围的亲朋好友,她们对你的困境会提出怎样的建议呢?”

“她们不会提出有价值的建议。我曾经和朋友们说,她们就说没办法,硬撑着做吧。我们师徒结对子。我也曾问过师傅,她就说了我一顿,说我别不识抬举。我喜欢看心理方面的书,可是也还是会有想不明白的事。学心理也会有心理问题吗?”

“心理健康状态本来就是动态的平衡,人人都有情绪的起伏波动,人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问题也很正常啊。”听到这些她舒了口气,微笑着点了点头。

“既然朋友那里没有得到想要的支持,那么你觉得需要什么资源或力量来处理你的困境呢?”

“你就是我的资源啊。我很早之前就想求助你了,请你给我做咨询。”

“除了我之外呢?”

“看看书,和朋友出去唱歌或者运动也会好一些。”

“如果你想要的结果是十分的话,目前的情况能打几分?”

她想了一会儿:“负分吧。”

“具体,是负多少呢?”

“0分吧。”

“那有了刚说到的资源,获得支持的力量之后,会达到几分呢?”

“5分。”

“所以,向着这个目标,你觉得今天你可以迈出的第一小步是什么呢?”

“按照刚刚说的,先把必须做的做完,然后静心带孩子。马上就要放寒假了,可以用充分的休息调整好自己。”

“嗯,有目标有行动,一切就会很快好起来的。”

    在她的感谢声中,咨询结束了,可是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没有结束。我也是一名老师,面对的几乎是同样的困境,她尚且能明确前进的目标,努力探索去解决困扰。我的目标在哪里,难道以后的日子仅仅是来什么算什么么?其他人呢,又有多少人如她所说,在繁琐的工作里消磨了求知欲,耗尽了青春而不知所踪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