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读书散文

清联赏读一百一十九

2023-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三春梦雨

听鹂山房

前人

泉韵每清心,自有山林招隐逸;

莺声犹在耳,好携柑酒话兴亡。

一、注释

1.听鹂山房——在江苏镇江南的招隐山,为南朝宋戴顒隐居处。后其女将住宅舍为佛寺,称招隐寺。

2.隐逸——指隐居之士。

3.柑酒——以柑子为原料酿的酒。

二、赏读

1.格律

泉韵每清心,自有山林招隐逸;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莺声犹在耳,好携柑酒话兴亡。

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上下联:上联246节奏点平仄失替,上下对应第246节奏点平仄相反。

上联句脚:平仄,下联句脚:仄平。

2.对仗

上下联一分句:

“泉韵”和“莺声”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每’和‘犹’副词相对;

“清心”和“在耳”动宾结构词组相对。

上下联二分句:

“自有”和“好携”状中结构词组相对;

“山林”和“柑酒”偏正结构词组相对;

‘招’和‘话’动词相对;

“隐逸”和“兴亡”并列结构词组相对。

3.联意

听鹂山房

前人

泉韵每清心,自有山林招隐逸;

莺声犹在耳,好携柑酒话兴亡。

听鹂山房所在的招隐山,山泉流淌、林木幽深,所以可以使人们心地恬静、无思无虑,自古就常常吸引归隐者来这里归隐;

而每每听着那婉转悠扬、历历在耳的莺声,正好可以和朋友们携带着柑酒,在这里共话历代兴亡之事。

 4.评赏

这是一幅题《听鹂山房》的联,听鹂山房在江苏镇江南的招隐山,为南朝宋戴顒隐居处。

上联,切题‘山’字,主要写听鹂山房周围的环境。一分句,写山泉,“泉韵”,泉水声。其声和谐悦耳,故称;“每清心”,听和谐悦耳的山泉之声,可以使人心地恬静、无思无虑。二分句,写山林,“自有山林”,因为有山林,所以可以吸引归隐者来此归隐。表达了听鹂山房,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幽静之地。

下联,切题‘鹂’,主要写隐居之乐。一分句,“莺声犹在耳”,继续是围绕听鹂山房的环境而写;二分句,“好携柑酒话兴亡”,莺声悦耳,对酒当歌,话兴亡之慨。一二分句,构成因果的逻辑关系。赞颂了隐居之乐。

整幅联,围绕一个‘听’字用笔,联语清丽可诵,表达了作者对淡泊生活的向往之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