裱以糊就——浅谈书画“浆糊”
裱画的工序中有一个步骤是装裱者首先要掌握的,也是装裱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这就是打浆糊。浆糊的制作与运用,在装裱过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这样讲,裱件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浆糊的运用,人们关注的怎样使裱件既黏合牢固又柔软平整,且能防虫、防霉,就包括浆糊的制作与运用两方面。
裱以糊就——浅谈书画“浆糊”裱画所需使用的浆糊与生活中常用的一般的浆糊不同,因其是整个装裱工艺中的黏合剂,要求浆质白净,黏合力强,浓稀可调而黏性不减、不懈,能够长时间地存放而不变性,所以,裱画用的浆糊,其制浆技法与一般的浆糊制法相比要严格细致的多,其中关键在于把握其浆糊的用料纯度和制作的程序要领。因浆糊在书画装裱的工艺中所起的作用极为重要,所以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产生许多的质量问题。浆糊在制作过程中如欠火,不合标准则性软而容易发酵;如过火,打得老了则性硬而不好调稀,还容易出现浆疙瘩。另外,浆水若调稀不合比度,则浆糊的黏性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把握不好用浆过稀便容易造成空壳,起边口或因用浆过稠而造成裱件卷翘、过硬易折等。而发霉、生斑点则是由于面粉中的面筋等发酵所致而出现裱件酸化变黄的现象。所以明代的周嘉胄在《装裱志》中说:“裱之于糊,犹墨之于胶。墨以胶成,裱以糊就”。
裱以糊就——浅谈书画“浆糊”古人早就认识到浆糊对裱件的深刻影响,并作了有益的探索。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强调“凡煮糊必去筋”,并提出了在浆糊中掺蜂蜡,达到密润;加入薰陆香末既去虫又牢固的做法。在今天,文博部门的书画修复工作遵循新的修复理念,对书画文物保护领域的黏合剂——浆糊的制作要求更高。其中包括:浆糊对纸张的副作用要降到最低;浆糊在使用上要能做到可逆,不影响裱件日后的重装;浆糊在使用时要能达到糊性适中,浆糊的稳定性和黏性均达到对裱件最有利的条件。用胶机裱是严格禁用。
裱以糊就——浅谈书画“浆糊”史书上曾记载有关于古代的装裱者对于用浆的论点和方法,言裱画忌用厚浆。《装裱志》中有这样一段话:“良工用糊如用水,止在多刷,刷多则浆水透纸,凝结纸张,犹如纸之用水抄成,自然结合,不全恃糊力,亦如和墨之用轻胶,只资锤捣之功。”这就是说,优良的裱工用浆糊就像是用水那样挥洒自如,其关键的所在就在于刷的功夫,对纸的多刷,使浆液中的水分充分浸润了纸背,水中的浆液进入纸的纤维内,两张纸就粘合在一起了,好像手工抄成的纸张那样不能分开。这不是单靠其糊力,就如同制墨一样,用轻胶、卜捶,是依恃“千杵万捶”的功力。实践证明,厚浆糊装裱的书画,不仅易使裱件发霉,还会使裱件脆硬、笨拙不堪,更易发生折裂现象。由此可见,用浆和技法是装裱工艺的关键所在,两者缺一不可,关系到裱件品质的优劣,所以说在书画装裱中“裱以糊就”充分点明了浆糊的制作与技法在装裱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