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家字,现在很多人认为它是“猪圈”。这个想法有些颠覆,但有其合理性。否则,字形不会从豕。豕字的意义,公认的是:猪。
说家就是“猪圈”,也有点不确切。毕竟,猪圈是个广义的范畴。那里可能是猪的安乐窝,也可能是牢狱;是猪的繁殖之地,也可能是屠宰场。唯一不可能的,是猪的颐养天年的乐土。因为,人们养殖它们的目的,不是友善,而是食用。而家之本义,仅指“猪的繁殖之地”。这个释义,就在《说文》里。
《说文》家:“居也。从宀,豭省聲。”
“居也”,就是“繁殖之地”。
《说文》居:“蹲也”。
蹲着这个动作,于人,可以休息或解手。在禽畜,却是繁殖、趴窝、孵蛋的描述。后来多用于人的行为,表示蹲踞。
蹲踞,是同义字。这两个都从“足”。
看到“足”字,不要被“腿脚”之意迷惑。
足,圈养、满足也。
圈养的动物,有很好的给养,故引申为满足。
足字的释义有很强的迷惑性,这是很多人中招的原因。
《说文》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凡足之屬皆从足。即玉切〖注〗徐鍇曰:口象股脛之形。”
“在下”,把大家引上了错误的道路。
在下,不是“在下面”,而是“用原始之种而繁殖”。
在,是草木的原由的、根本的部分。
下,递减、繁殖。
故“人之足也、在下”,不是指向人最下面的“腿脚”,而是“人圈养的禽畜的繁殖”。(详见《足》)
蹲踞,就是“禽畜的繁殖”之象,这就是“居”字的意义。
家,居也,是繁殖之意。这些信息,在字形上是如何表达的呢?
家,从宀从豕。

许慎认为“从宀从豭省聲”,因为“豭“字读jia,可以为“家”字提供发音。
“减省法”解字的做法,值得商榷,很多程度上是遁词的一种而已。
家字的读音,不一定是从某音,而是直接形成的。毕竟,很多从“宀”与“豕”的字,都没有从某音的痕迹。
家字,从宀,继承的就是“繁殖”之意。
宀,读mian。
《说文》宀:“交覆深屋也。象形。凡宀之屬皆从宀。武延切”。
交,交合、交结。
覆,繁殖、覆卵。飞鸟孵卵,趴在蛋上,引申为覆盖。
“交覆深屋也”,就是“禽畜繁殖之地”。
看到“宀”字,我们常称为“宝盖头”的家伙,第一意识应该想到“繁殖”。
室、宜、宣、宦、官、安、宁……等等的字,多多少少都有“繁衍、繁殖”之意。
“豕”的“宀”,就是“家”,猪的繁殖之地。
为什么要有“繁殖之地”?
古人起初驯化禽畜,是一起饲养的。抓到活口,做相关的处理之后,比如去除羽毛、去除利爪等等,就关起来。这样的关起来,说白了就是放在大坑里。这样的深坑,叫做“凵”。
凵,读kan。
各种活口的动物都放在“凵”里,暂养。
凵里的动物,交结繁衍,这就是“山”。
山,从凵从入,释义是《说文》:“宣也”。
宣,就是散发、发出之意。
混杂一起,在凵中的禽畜,不利于繁殖。于是,有了孕育的动物,人们就会给它们专门的繁殖之地,开小灶。
家,就是专门给“豕”提供的繁殖之地“宀”。
室,是飞鸟繁殖下蛋的窝。
宅,也是飞鸟繁殖下蛋之地。
室是捆绑的飞鸟的窝,宅,是在横杆上飞鸟繁殖之地。
安、定、宓……都是不同的繁殖者的“小家”。
家,成为广泛的居住地,是人们圈养驯化家猪的成功写照。能养一“家”的猪,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肉食,如何不让人兴奋。有“家”之人,逐渐变成成功人士。渐渐的,“家”成为幸福的标志。而“家”字的意义,由伴随人的地方,演变为必须的地方,进而演变为人居住的地方。很多偏僻的地方,人与猪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也是常有的事。家,就真成为了人的居处。
故家,有一定“猪圈”的成分,更多的,是“繁殖、繁衍”之地。
家业兴旺,本义就是六畜兴旺之意,引申为各种事务都兴旺。这些兴旺,一定要有繁殖力。
大家、小家、专家,首先需要有“繁殖力”。呵呵,不要误会,应该理解为“创造力”。
清阳于202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