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高喊“我要当科学家”的自己,你还好吗?
01
昨晚,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
想去九寨沟已经很多年了,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每年计划旅行时都会把九寨沟列入计划,可每年不是改去别的地方就是干脆哪也不去。今年也是一样,仍然把希望寄托于以后——反正以后还有的是时间呢。可就在昨晚突然意识到:如果没有以后了呢?有多少事情就这样成为永远的遗憾。
比起九寨沟,我还向往另一个更为遥远的地方——非洲。去塞伦盖蒂,去马赛马拉,去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作为野生动物学的学生,那是我心中的圣地。
CCTV-9每晚六点有一档名为自然的节目,专门播送动物类纪录片。从高二开始,每晚边吃饭边观看纪录片就成了我的必修课。也是从那时开始,我有了属于自己的梦想。那些出现在纪录片里的满世界追着动物跑的科学家,我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那时候开始,我认真的研究了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答案是:本科学习生物专业--考宏观动物学类的研究生--继续读完博士--做一轮博士后--进高校或研究所任教从事相关野外研究。最终在一个方向上做出名望的时候,大概就可以梦想成真了。
这个计划一出,瞬时神清气爽。原本一件中二空洞不切实际的任谁听了都不会当真的事,我竟觉得十分有可行性了。
于是从那时起,我的梦想再也没有变。
成熟就是幻想幻灭一场磨练,为什么只有梦想越磨越小小到不见。天空不断黑了又亮亮了又黑,那光阴沧海桑田远走高飞再没力气追。02
“我要当医生!”“我要当作家!”“我要当科学家!”“我要当宇航员!”这些话看起来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回想自己小时候每当被问及梦想,是不是也有一个毫不犹豫脱口而出的答案呢?
今年本科毕业,如愿考取野生动物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最近,和同样考上研究生的朋友聊天,不止一次的聊过未来。我问她们:“等到研究生毕业你想要做什么?”并没有奢望每个人都醉心于学术志在科研,心里却默默的期待着一些令人惊喜的答案。然而每次得到的答案大多是“毕业以后还是去考老师教书啊”、“找个大企业起码不要跑销售”、甚至“不知道干啥先再玩三年再说吧”。
进一步问到未来的人生规划,和我关系最好的Q回答“先玩个几年,学学摄影什么的,再找个男朋友,等毕业了就去考家门口学校的老师,然后啊就这么一直过下去。”“那你为啥要考研究生呢?”“为了多玩三年啊。”理直气壮。
没想到当初拼命学习努力考上了研究生的他们,对未来的设想如此简单随意。小时候不是想也不用想就高喊着“我要做科学家”吗?那些心怀高远的梦想家们都到哪里去了?
被反问到自己的梦想时,我甚至不敢说出心里的答案。
我想到遥远遥远的以后,会不会有人知道我。在这个寂寞的星球,曾这样的活过。03
前些天逛QQ空间看到一个话题:你想对三年后的自己说点什么?
在跟帖处翻了很多页,大家的答案无外乎几个关键词:亲人、朋友、爱情、婚姻、家庭、工作...唯独没有人提到的,是梦想。仅仅三年以后,大家都已经迅速地从学生身份里脱身,开始思考现实。
三年后,我才只有25岁。也许已经转博念完博一,也许刚刚考博结束准备入学,也许申请了国外的PhD。这才仅仅是我计划里的第三步,后面还有那么漫长的路在等我征服。怎么好像已经和我的同龄人们岔开了辈分呢?我有点想不通。
我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许以后有一天终于会受到这浮躁现实的打击,可能找不到教职,可能申不到基金,可能赚不到大钱养家,但这理想主义的赤诚之心不会改变。世界很大,选择很多,我相信路要靠自己走出来。
嘿,三年后的自己,我想要告诉你。这是一条来自三年前自己的短信,也许你觉得太过幼稚了,可是不要屈服,想想多年来是怎样走到这里。 面对站在领奖台上的人,不用羡慕,相信在自己热爱的领域你也可以如此。哪怕只有一个人成功,那个人也可以是你。只要做好了为之付出的思想准备,那么你想做的事就不是空想,而是梦想。三年以后啊,若再被问及梦想的时候,愿你可以勇敢说出心中所想了。
那个高喊着“我要做科学家”的孩子一直都在。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你会从此坚定,这世上从未有哪条路,曾让你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