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情绪
2024-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coconut123
小涵期末考试没考好,他爸爸对他抱了很大的希望,他自己也自我感觉良好,成绩一下来,他们都傻眼了。
小涵爸爸依赖性强,对孩子的教育全指望老师和孩子,这次很受打击。他先让小涵分析原因,小涵说,我觉得我的学习全是靠你们逼的,我自己没使劲。
小涵爸爸意识到光靠外因是不够的,于是开始想办法。他第一反应还是请求豆子替他孩子制定一个计划,我说,小涵不是明确说了,他自己不愿被安排和逼迫嘛,所以这计划还得是他在你协助下自己来做,这样执行起来才不会有抵触心理。小涵爸爸如梦初醒,点头称是。
豆子本来不想做这件事,见我委婉拒绝还合情合理,竖起大拇指夸我:教父(美剧里的智慧人物)。
小涵很诚实,坦诚说出自己成绩下降的原因。上课不专心听讲,觉得偷懒就可以对抗老师的逼迫,回家不好好写作业,觉得敷衍就是对家长的抵抗。作业能拖就拖,能偷工减料绝不多写一星半点。
所以要想改变一个人,首先要改变他的认知和情绪。
认知和情绪会相互影响,恐惧、担忧、焦虑会抑制认知能力的发展(阻碍学习发生);安全、丰富、热情的环境会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促进学习的发生)。对情绪的认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表达情绪,并让情绪成为我们学习的助推剂,我们越是情绪稳定,就越能与更多元的情绪建立联结,也越能理解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思想,这就意味着学习能力更强了,相应地,从学习当中获得的成就感也会越多。
自发的出自内心的学习要求会产生积极的情绪,让人克服学习中的阻力,从而提升学习力。
所以,这计划只能他自己来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