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要开始习惯着,被叫阿姨了

01
大年初一,在外面跑了一上午,终于可以回家喘口气。
公寓的楼道有点拥挤,从楼上走下来一个小女孩,还有抱着她弟弟的爸爸。
小女孩看见迎面走来的我,很乖巧地靠到了一边,我本想默默地和他们一家擦肩而过,可是她突如其来的一声阿姨,吓得我停住了脚步。
啊?我没有忍住心里的诧异,失声叫了出来,为什么要叫我阿姨,我有那么老吗。
接着就是长达3秒的沉默,以及我挣扎着想逃跑却使不上劲的双腿。
抱着孩子的她爸率先打破了尴尬,笑着说:“人家明明是姐姐,怎么能叫阿姨呢。”
说着,一家人嘻嘻哈哈走出了楼道,留我一个人全身软绵绵地拍打着家门,节奏迟缓。
或许,我的长相和打扮,都让自己散发出阿姨的气质,所以能让这孩子铿锵有力地叫一声阿姨吧。
想着自己大学还没毕业,却变成孩子眼中的阿姨,心里有些不服气,却也只能微笑着告诉自己,别气,没事,习惯就好。
在这个不上不下的年纪,感觉好像有许多以前觉得很遥远的事情,都慢慢地发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02
我以前没觉得家里人会让我去相亲。
前段时间我妈忽然看着我说:“给我张照片。”
我一下没有反应过来,说:“你找个地方摆好姿势,我再帮你照。”
“不是,我是说给我一张你的照片。”
我惊得一下弹起,直接问她到底想干嘛。
我妈就变了一副笑嘻嘻的表情,用着一种欲说还休的语气告诉我,有个认识的叔叔想要让他儿子跟我相亲,就跟我妈商量着交换孩子的照片。
看着她一脸奇奇怪怪的笑,还有那只伸在半空中好久的手,我大声拒绝着。
我之前还总是嘲笑着那些被迫去相亲的人,想着相亲与我根本就扯不上任何关系,可如今我也要走到这样的地步了吗。
我妈看着我神情突然变得冷淡,说着别闹,万一你以后嫁不出去怎么办,隔壁的张阿姨都做外婆了。
这和一个学期之前还对外宣称“我家孩子要专心读书,不谈恋爱”的那个女人还是同一个吗。
我和朋友说起这件事的时候,朋友大笑:“你还是学会习惯吧,好多人都被催着相亲了。他们以前总是叫我们好好读书,现在就让我们快找对象。”
是啊,我们好像要开始习惯起家人对我们所抱期望的变化,从以往一直以来的学业上的期盼,慢慢地变成了希望我们能有一个靠谱的伴侣。
这种转变着实很突然,可能只是因为我们即将脱离学校,或许也是因为同龄人比我们走得快,家人忽然地为我们操起了心,让我们有些猝不及防。
他们张罗着相亲,好像就在提醒我们是真的长大了,需要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不论接受与否,我们最需要做的也许只有习惯他们想要安排的心情,习惯在这个时候他们对我们未来生活的一份担心,习惯他们不同形式的爱。
03
我以前也从没想过找工作会是这样的难。
刚大四的时候开始找工作,选定了几个目标后,陆续开始应聘。
第一家。面试官看着我,你的能力所在好像跟我们想要招的岗位不太相符。我厚着脸皮,幼稚地说着没关系,所有不会的事情我都可以马上学。对方看着我露出了无奈的笑容,我不安地补充着自己的说辞,最后得到了请回去等通知的答案。
第二家。两个面试官在我面前交流,说着我的能力一般,性格似乎也不够外向,说着还摇起了头。
第三家。视频面试,我在空空的教室里等待着通话,一番紧张的问答后效果差强人意,依旧是例行程序的等待通知。
……
一次次的尝试,带来的都是一次次的失败。
我回忆着其他应聘者完美的表现,觉得自己根本就比不上别人。以前在学校里,总是觉得自己还行,可一到了社会上,优秀的人实在是太多,我好像变成了最微不足道的那类人,变成了在茫茫求职队伍中,总是被舍弃的最末者。
看着自己找工作时一天好几万的步数,还有手中一堆的车票,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在哪里。
我很不适应目前的颓势,打着电话跟家人诉说着。我爸在手机的那一头安慰着我:“年轻人嘛,找工作受挫难免的,习惯就好了,以后总能找到的。”
想起在学校里上职业规划课程的时候,老师说一个应届生平均要投259份简历才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本来还觉得有些夸张,现在却有点相信了。
我觉得,不能再留恋象牙塔里的顺利了,现实社会给人带来的挫败才是我们需要去熟悉的东西。
让自己明白到底差在哪里,让自己有更强的心理素质,让自己能在每次的经历中找到可以成长的机会。
我开始习惯着失败,习惯着反省和进步。这都是在我这个阶段应该经历的东西。
04
在李知恩IU的《Palette》中,写着这样几句词:
二十以上三十以下 到那时 就在那
既非小孩也非大人的年纪
也就是我的这个时候
会散发最灿烂的光芒
我觉得,或许自己的光芒并不是最灿烂的,但每个人都一定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在这个年纪,我们不得不主动去习惯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所有变化和打击。
或好或坏,或开心或难过,都是我们必定要走过的一段时光。
因为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们跨入人生下一个阶段的助力,习惯它们,接受它们,对我们来说往往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