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是小时候的信奉和艳羡
2020-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白鹤山上
我小的时候呀!因着长辈对读书人的喜爱和老师们不经意间挥洒的读书人的精神风骨,便一直信奉着,便一直将那风骨像神迹一般装在心里,总觉得我若是论大道,侃侃而谈也定是要令人艳羡的。
那个时候,快递邮寄特别不发达,村子里的人也是有大事要办才会坐上大巴去城市。农村是没有书店的,也是很少有人会带读物回家的。这倒是让我想起来前些天的一些笑谈,也不知算不算得上是笑谈,由于疫情我一直在家上网课,临近期末了老师说答题卡要复印,我说村子里没有打印机,这倒是实话,老师说:去打印社复印。想了想着实好笑,谈到这件事,不知你是否对农村有一些些模糊的概念了。
贫瘠的不是时代,是地区。
物资的贫瘠,知识的贫瘠,思想的贫瘠。
嗬,谈远了。
我也是很小的时候,读过一些老书,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鲁迅的《呐喊》,那可真是一本老书,泛黄的封皮,略有褶皱的书角,向我展示着那本书的不凡。透个底,那书当年确实是读不明白的。何止那一本,许多书,哦,或许不该说是读不明白,倒其实是,不同时间读的感触不同了。就说我现在,权当是完全读懂了,可是日后,若是有一天,再去回味,怕又是另一番滋味了。
这篇文章本来是要讲:我信奉读书人的精神风骨,我的舅舅信奉着老一辈养鸟的惬意潇洒。也是因为端午节来拜访亲戚才有了,见鸟思怀。
满屋子的鸟,我也不识得几个,叽叽喳喳的倒是比隔壁屋子里应酬的人声鼎沸听的舒服。
你也猜到了,我找了清净的屋子,一个人舒舒服服的写字,在这里感怀人生。
说到底我还年轻,老一辈的总觉得人越老越容易怀念过往,我倒觉得不是,老一辈的要怀念的太多了,倒是像我这样有几个破事,折腾了青春年华,坐那都能想起来那几个破事。还总觉得自己老了,害,我是真老了。
总要有些信着的东西,或好或坏,终归是落到自己身上的。
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