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儿童日|孩子别怕,这次我们都在
关心儿童越多,人类的未来就越有希望。每年6月1日和11月20日都是属于儿童的节日。
1954年11月20日,是联合国设立的第一个“国际儿童日”,其宗旨是促进国际社会对儿童问题的共识、提高儿童权利意识、提升儿童福祉。第35个国际儿童日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向所有儿童承诺世界人民维护儿童的各项权利:尊严、安全、公平(机会/对待)、无压迫。2017年11月20日,“国际儿童日”更名为“世界儿童日”。
小小的身板,大大的书包,殷切的期望,沉重的负担,如今的孩子在物质上得到极大的满足的同时,心灵却慢慢被“掏空”。然而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老师家长疲于工作,对孩子的关注往往基于表面,他们通常仅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状态,将极大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而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却知之甚少。殊不知,如若再不加强对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视,很有可能酿成大错!
自闭症
小明从小跟保姆长大,小明的父母都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在北上广深打工。虽然小明与父母住一起,但父母每天早出晚归、特别忙,根本没空管他,所以小明与保姆相依为命。渐渐地,大人们发现,小明很难与同龄孩子沟通,总是一个人在旁边玩,从来就与其他孩子们玩不到一起。大人问他一些很基础的问题,他好像也不太会回复,有点像“社交功能障碍”的症状。
有人曾看到五六岁的小明面对保姆站着,抱着保姆的大腿,那可怜的、乞求的眼神,真的很令人心酸。小明的自闭症不算太严重,他至少还能跟人简单沟通,但却上不了正常的小学。他的父母后来又为他生了一个妹妹,父母疼爱孩子们的时间很有限,北上广深房价高,他们每天忙碌得不敢停歇。因为,房贷要还、两个孩子要养育。
有研究表明,自闭症很难治愈,必须由父母(尤其是母亲)付出数倍努力才有可能治愈。为了避免儿童得自闭症,母亲在怀孕期间就必须多与胎儿沟通,并且在孕期除了保证营养全面以外,还必须有良好的情绪。孩子出生后,直到三岁之前,母亲更应该多陪伴孩子,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在人生不同时期,父母最应该懂得取舍之道:
赚钱,不分早晚。孩子,不能耽误。
强迫症
老T是炒股高手,老T的太太是小生意人,儿子出生后,一家三口过着幸福的小康生活。小T小时候特别“听话",妈妈让他盖被子,他会检查好几次是不是盖好了,直到确定真的盖好棉被才睡觉,从不让父母担心。
小T上高中时,突然被发现得了强迫症,继而退学在家。一米八几的青少年在家待着也不事,于是,父母每月花几千块送他上特殊的“情智学校”,还在医生建议下给他服用药物治疗。但并未解决根本问题。一次,小T居然在家拿着菜刀追砍父母。父母吓得赶紧从家里逃跑……最终,万般无奈之下,父母将小T送至精神病院。
由此可见,父母再忙,也必须学习一些心理学常识。在孩子的心理问题只是微露苗头时,父母就能识别并能引导孩子的心理活动步入正轨。
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抑郁症
S在读高一时,突然就不愿去上学。S父母的家族企业做得还不错,父母每天都忙于应酬和公司生意,很少有空管S。因此,S虽然物质条件比同学好,但缺乏父母关爱,加之名校学习压力太大等因素,导致S不愿再去学校。
父母为S找遍知名心理医生,最终,一位每小时收费千元以上的心理医生帮S治好了抑郁症。2012年,S父母在那位知名心理医生及其团队那里一共花费三十万元人民币(按货币现金价值计,目前金额至少翻倍),而且后来是父母和S都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期间,S的父母带他去寺庙拜见高僧,也起了一些心理治疗作用。
最终,S的父母接受S不继续念高中的事实。而S本人也对做心理咨询师有浓厚兴趣,只是由于学历低,所以只能报考较低级别的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
S的抑郁症痊愈后,还能帮助其他人走出心理困境。看到S过得很开心,而且做着有意义的工作,S的父母也感觉欣慰。
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孩子做他自己。
早熟
数学考试成绩公布了,两个小女孩在嘀咕。
A失望地说:“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前途定会一片渺茫。”
B满不在乎地说:“那可不一定哦!”
A惊奇地问道:“为什么呢?”
B:“这么简单都不明白,咱们迟早要出嫁,没有一个男人希望他的妻子懂数学。”
这是一个笑话,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却反映出了孩子早熟的状态,孩子过早地成熟,会让他们错失很多的美好,对人生少了斗志,对生活的少了期待,有时,对自己也会少了期待。
其他问题
Z从小备受家人宠爱,8岁时,父母生了弟弟后,全家人的注意力都在弟弟身上,她难免有些失落。弟弟不到半岁的某天晚上,Z独自与同伴们及其家人(仅一个成年人陪同好几个孩子)在家里小区玩时不幸从楼梯上摔倒(后脑着地),待家人得知后赶紧送医院救治。抢救一个通宵后,Z还是不治而亡。
Z的父母悲痛欲绝,缓过神后查小区监控,但监控有死角,根本查不到事发地点的任何信息。Z的父母因此深陷自责,后悔不该全家人都将精力放在弟弟身上,而没有随时陪伴女儿,继而导致悲剧发生。Z的母亲在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和参与一些疗愈活动之后逐步恢复。
因此,建议:家有二宝的家庭,必须一如既往地重视大宝。同时,家人之间需要明确分工(谁重点管大宝/二宝),为孩子们做好安全防护。让孩子们都健康、快乐地长大。
解决方案
一.笑脸相迎
与孩子交谈时,父母就要满脸笑容地对待他,并问他:“今天有什么有趣、好玩的事吗?”你的问话会引导孩子,让他觉得生活是一件美好的事。千万不要劈头盖脸就问:”考试考几分?”孩子一听,马上压力就来了,怎么能轻松应对学习和生活呢?因此笑脸是最好的沟通方式,笑话是最甜蜜的开心果。
二.用“镜子”看孩子
1、放大镜
把孩子的优点放大来看。孩子一有好的表现,就立刻称赞他说:“你好棒喔!" "你真聪明!"以此增强孩子的荣誉心和自信心,他就会变成有责任感的孩子;
2、缩小镜
把孩子的缺点缩小来看。对孩子的无心之错,家长要多宽容,淡化他的疏忽,安慰他后,再陪他检讨改进的方式,如此降低孩子的挫折感,也鼓舞他重新奋发的勇气;
3、望远镜
把孩子的前途放远来看。追求的目标放大了,对于眼前一两次模拟考的挫败,就不会太在意,眼光保持高远的心态,才能勇往直前,获得最后胜利。
三.掌握情绪平和三原则
1、不生气
说话时不生气,生气时不说话。家长有时一生气就会说出不理性的话,伤了和气和感情。
2、不嘲讽
避免说风凉话或指桑骂槐。嘲笑让孩子丧失自尊,讽刺让孩子产生敌对心态,家长要谨言慎行,才不会让敏感的考生,受到无辜的伤害。
3、不闹翻
亲子间有争执时,要理解才能谅解,妥协才能解决。否则一旦闹翻了,不仅伤害了亲情,也阻断了沟通的桥梁。
四.感同身受
快乐分享可增倍,忧伤分担可减半。家长要当孩子的知己好友,就要做到下列两件事:
1、分享喜乐
孩子有高兴或得意的事跟你说,你要开心地陶醉在他愉悦的情境里,跟随他的情绪共舞,所以他笑一声,你要笑三声,表示你听了比他更开心,这样他的快乐就会增加一倍。
2、分担忧伤
孩子有伤心或难过的事向你诉苦,你也要表现出同情、理解的态度 ,接纳他的情绪垃圾后,再给予贴心的拥抱和安抚的话语 。 所以他哭一分钟,你要“哭”三分钟,表示你比他更难过,这样他的忧伤就可减少一半了。
如今的孩子压力众多,这也正是触发他们心理问题的一大因素,因此面对孩子生活和学业的重重压力,家长也要学会如何帮他们排压。
帮孩子排压的小技巧
1.确保孩子至少每天6小时睡眠。
2.只允许孩子因为喜欢而非同学压力而选相关课程。
3.如果你的孩子常规性地不能在12点以前睡觉,应该尽快对他的学业或兴趣班进一步的了解和适当的安排。
4.课外活动主要是让孩子通过做他们喜欢的事得以从课业压力中解脱放松和学习团队精神及人际交往能力。确保孩子不是仅仅为了增色简历而非个人爱好而选择课外活动。
5.用爱包围孩子:告诉孩子你爱他们本身,不是爱他们带回家的成绩;告诉他们,他们是你的命根子;告诉他们你每天都爱他们;告诉他们在他们以后漫长的生命旅程中会有更多的人爱他们。
6.告诉孩子不要用学校中的标准判断自己在世界的位置;告诉他们:你比你想象中的要有能力。
7.带孩子出去参加爬山、露营或其它户外活动,这是减压的好方法。孩子在共同活动如车里或爬山时易于敞开心扉。睡前和餐桌上也是和孩子交流的好时机。
8.告诉孩子经历挫折和失败是好的经验,它使你克服困难的同时从中走出来,并且更有经验和信心。所以拥抱挫折失败吧,因为它使你强大,不要害怕它。
9.学会从朋友、父母、老师和其他成人那里寻求帮助,这叫 “有路子”,高情商的重要特质,是聪明而非软弱的表现。
10.每天至少花半小时坐在孩子边上一起做事或只是说说今天的琐事。
你需要走进孩子的内心陪伴他成长,你需要在孩子迷失方向时拉他回正途,你需要在孩子万般恐惧时拥抱他,告诉他,你有多爱他!